大唐爵位的贬值,背后就是大唐国运的沉浮,以著名的薛家将做例子吧。第一代的薛仁贵为国征战一生,也就是个郡公;第二代的俩人,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一个男爵,一个继承郡公;到了第三代,薛嵩跟着安禄山造反,失败后反水,朝廷就封为郡王+宰相。 薛仁贵的“三箭定天山”传奇,再加上半夜闯宫,从山洪中救出李治夫妇,这么大的功劳,到死也就是一个平阳郡公,左骁卫大将军。 第二代,薛讷成了节度使,薛楚玉主持了军制改革,薛楚玉封了个男爵,薛讷承袭了平阳郡公。 第三代,老爹老叔得罪了太多军界大佬,薛嵩在京城混不下去,只好去边境准备建功立业,可惜,他被分配到了安禄山军中。后来,薛嵩跟着安禄山造反,失败后被招安,朝廷立刻封为高平郡王,尚书右仆射,宰相+王爷。 大唐朝廷的威严呀,唉! #分享城市新鲜事#
跟爵位贬值没有任何关系。李唐的建立,主要力量是关陇门阀,跟隋朝出自一脉,这些门阀势力传自武川豪帅,成形于西魏,源远流长,非一时可以撼动。门阀统领府兵,几百年来,垄断仕途,把持政朝政,排除异己,阻挠改革,一言不合就改朝换代。杨坚创建科举,开拓寒门晋身通道,而杨广企图迁都扬州,以摆脱门阀,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李渊则成为门阀新领袖。唐玄宗时期,资源枯竭,盛极而衰,府兵制瓦解,门阀失去了根基,直到黄巢,最终葬送了他们。所以非关陇子弟很少能到军界高层。
有一说一郡公的爵位其实很高了,有食邑也挺实惠的,且北朝惯例即便是宗室爵位也不是世袭罔替的,想要保住爵位很简单子孙成材续杯,其实历朝历代大致原则都是尽力缩小世袭罔替的范围,没人是傻子多一个爵位国库就少一些收入,至于王朝衰落之后的爵位泛滥情况说实话那时候爵位含金量事实上很低主要都是看实权的,像明朝那样宗室和公侯伯世袭罔替的我确实没见过第二个朝代这么干,就这还有人说朱元璋对功臣小气,这特么哪点小气了?拿徐达家族举例两个世袭罔替的国公分掌南北两个京城的京营,说实话这要是换个朝代家里早就有人造反然后抄家了。宗室那边朱元璋封的秦王晋王等居然一直传到了崇祯朝,且每个亲王下面还有一大堆郡王及以下爵位的,这简直是离谱到了极点,一边是明朝皇帝没钱一边是宗室一个个肥的不行,明朝皇帝还是讲究的这要搁在唐朝这些王爷三天两头就得被造反,至于亲戚那都是不存在的,朕可是靠着干死亲兄弟才当的皇帝,骨肉至亲就得加钱。
正常,国力强的时候,你再大的功劳也是用的国力资源。当皇帝自己都要被人宰割了,你在来就不一样了。意思就是失败还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功劳就没有那么大。但是不能失败,且搏命的机会只有一次,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这个功劳就大了。
腾飞梦想
黄巢最大的功劳就是清除世家大族和在广州清除30多万外国人。
只有你的宇 回复 07-03 19:41
黄巢压根就没想过清除的是谁,反正一切不臣服于他的碳基生物,都是他清除的目标,他只是烧杀抢掠而已,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清除了世家门阀!
论语 回复 07-04 21:18
黄巢留传下来的诗,文采还是不错的
GGG
秦琼还救过李渊全家,到了后面,凌烟阁都排到24了
星空下的快乐 回复 07-05 13:30
秦琼根本无需参与 谁得天下都有他以礼相待
香蕉你个大芭拉 回复 07-06 06:37
你也隋唐演义看多了吧?还李渊[横脸笑]秦琼的编制还是走陕东道大行台的门路,是李二精锐玄甲军的斩将先锋,是谁的人好难猜啊[得瑟]小渊渊打下长安就没离开过,秦琼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后,居然只是送了个大瓶子和说肉麻的“我的肉能治病就割下来给你”的职场片汤话,这跟你中秋送盒月饼喊几句有啥区别?[不开心]傻子才跟你干[笑着哭]李世民是怎么做的?加班费3倍他直接给你十倍,还陪你一块加班,你想当经理他直接给你总经理,在你陷入苦恼时帮你想好方案,你就去执行就完了[横脸笑]要上升空间有!要加薪有!有困难一起上!全都有[得瑟]一句“我懂你”的落实到实处才是真领导,傻子才跟小渊渊混
xbyf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为什么还能存在上百年?依然是当时世界强国?高仙芝还能领军打到伊朗?首先地理位置很重要,现代科学叫做地缘政治。德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都没能实现崛起,为什么?四战之地,地缘政治太差了。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光大兴旺之地,强汉盛唐皆定都于此,长安易守难攻,猖狂如日本人都没能打到西安。朱元璋和慈禧都曾经考虑迁都西安。唐以后放弃长安,东迁国都实为不智之举,中华历史再也没能产生汉唐这样的强朝盛世。假设科技发达的宋朝定都长安,会轻易地被金人攻破首都,发生靖康之耻吗?土木堡事件葬送了大明的国运,八国联军几千人一下就攻破北京,让它打到西安试试看?历史上兵出陕西都能得天下,包括周秦汉唐和新中国。
用户13xxx54 回复 .. 07-05 06:04
单唐朝长安就被攻破过6次,易手12次。唐朝要是定都乌鲁木齐,安史之乱根本不可能成功,乌鲁木齐居亚洲大陆之中,可四面出击,西取阿拉伯中东,东控蒙古草原,南攻印度半岛,北占西伯利亚平原。到今天咱们早就统一亚洲大陆。
.. 回复 07-05 01:47
汉唐之所以强,不只是因为长安地理位置优越,还有军国体制。军功是普通人最重要的上升渠道。到了宋朝,为了避免像汉唐一样的地方割据势力出现,刻意打压了军人地位,降低了军功的价值,使用科举体制取代了军国体制。让普通人出头的渠道从武功变成了文治。硬生生让国人换了一个赛道卷。这才是宋朝武力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
尘土之国
有啥不好的?世家大族哪来的?照我理解一代有功国家就优待这一代,除非一代走的早没享受到国家的优待,可以适当顺延一代。凭什么世世代代都得给他们优待?
芥舟
唐朝食邑是虚封,爵位相对于汉朝那些本来就不值钱,唐初就一大堆公爵了,唐朝重要的是官职
666 回复 芥舟 07-06 04:05
除了韩信,其他好像都是带资入股哦。
芥舟 回复 07-05 21:32
异姓王相当于一方诸侯
张宽庆
按照小编这意思,救驾一次是不是真的得江山平半分哪?那李唐哪有那么多江山可以分呀?
华夏之怒 回复 07-04 19:44
尉迟恭先后在单雄信和李元吉手里救下李世民,那李世民是不是该把皇位传给尉迟恭![哭笑不得]
用户97xxx74
开国功臣也才是国公,郡公不低了
逍遥人间五百年
其实还主要是李世民担任了太多官职,后面都太敢把李世民担任的官职让其他人做!所以唐一直都是虚职,一品二品都是!三品开始,才是权力中枢
青鸿
万历初,张居正清丈田亩,各方勾兑抵制之下,全国耕地890余万顷,其中300万顷还是荒地,也就是说要若干年后才能征税。张居正被清算后,账面田亩直接萎缩到不足400万顷。满清入关后,首次全面清丈田亩,1100余万顷。至于那700万顷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但肯定不完全是藩王吃了。藩王虽然混账居多,可明朝宗室名义上的藩田也“只有”50万顷左右。剩下的600多万顷到哪里去了?
666
薛仁贵的战绩并不突出好吧,而且还打过败仗。
苏格拉没有底
藩王确实是富贵囚徒不能出王府,但明朝是用世袭的富贵才换来宗室的温顺的,地方官员不可能对宗室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法律都不一样,监察更是全靠打小报告这样的监察要是有效那就见鬼了,即便有着诸多限制但明朝对宗室待遇那也是前代未有的丰厚,只从宗室和武勋爵位的世袭罔替来看确实就是开历史倒车,别说薛仁贵就一个郡公爵位,凌烟阁功臣也就是国公袭爵还要减食邑,要说待遇比明朝这帮蛀虫还要好的也就清朝那些个八旗子弟了,那帮人堕落的速度比明朝还要离谱。
拉波
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多,最后握手言和
买火柴的怪蜀黍
那……薛丁山呢?
EVi 军龙 回复 07-06 19:15
野史啊
543sdw
类似黄巢的武人另类晋升通道
冰雨abc
不是一字并肩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吗?
一杯相思
但安史之乱之后,爵位已经贬值了,但凡能叫出名字的将领几乎都封王了。
总要有个名字
多跳槽
AS虎I灬薔薇
还是清朝这方面做得不错 爵位捏的死死的
一米阳光
主要看别的人什么爵位,开国初期爵位普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