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大的功绩,是把俄罗斯从一个帝国打成了一个国家,把自己从一个国家打成了一个部落。伊以冲突,最着急的就是泽连斯基,因为欧洲如果不看他们的戏,他们就不会给他们钱。 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到后来的全面动武,俄罗斯一开始气势汹汹,想借着这个机会重塑自己“帝国”的威风,把周边势力范围重新画好,但事情发展远没那么顺利。 随着乌克兰战争拖成拉锯战,俄罗斯也越来越难支撑,制裁一波接一波,经济越来越吃紧,国际投资撤离,贸易结构出问题。 俄罗斯为了“战略自主”,不得不在很多别的领域收缩,什么“帝国复兴”的梦想几乎成了空谈,兵员、物资、外汇的短缺,一天天扼住发展的咽喉。 哪怕还有能源出路,但是国际市场分化,不少合作伙伴对它的信任和兴趣都已削弱不少,从表面到内里的转变,乌克兰的守势直接把俄罗斯硬碰硬的对抗能力给拉下了一个台阶。 乌克兰局势更加复杂,一场战争把国家撕成了碎片,东部和南部不少城市成了废墟,人口大量流失,许多家庭失去亲人、田园破碎,大批人靠国际救援才能撑起基本生活。 重工业、农业、交通、公共设施损失巨大,恢复遥遥无期,社会撕裂也很严重,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打了折扣,地方各自为政、救援资源靠社区和民间组织自发分配。 甚至有不少报道说,一些地方政府职能几乎瘫痪,人们不得不依赖本地关系才有生路,以前的“国家感”,如今很多人体验到的是无力和四分五裂的失控,经济陷入衰退,失业严重,不少人选择逃往他国,在国外谋生。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欧洲和美国的支持成了救命稻草,其实外界对乌克兰的帮助并没有那么单纯,欧洲怕的主要不是乌克兰输,而是俄罗斯输了能闹出多大动静,危及自身安全。 如果不是担心俄罗斯趁乱重新扩张,欧洲人未必肯花这么大代价管乌克兰,表面上看是道义支持,实际上欧洲更像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地缘安全底线。 这种支持说白了就是利益驱动,在这种大前提下乌克兰很被动,能得到多少援助、能持续多久,基本取决于西方怎么变化。 最近中东局势突然紧张起来,伊朗和以色列的矛盾爆炸,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走,伊以冲突一开,资源、关注、救济、军援就得重新分配。 欧洲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地方都全力照顾,落到现实操作里就是,乌克兰并没有那么“突出”了。 欧洲支持乌克兰的本钱也不是取之不尽,战争到了现在,经济压力早就传导到老百姓头上,能源涨价、通货膨胀、失业问题让民众产生疲劳感,对援助乌克兰的热情下降,很多国家的内部争议明显加大。 欧洲政府自身财政吃紧,想继续砸钱支持,不再像之前那么果断有力,伊以冲突引发的难民、全球能源、军事危机,又让欧洲不得不调整战略重心,欧洲的支持变得既有限又分裂,不仅数量难以维持,连立场也不像最初那么一致。 美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复杂,美国国内党派斗争剧烈,对外援助的议题多次拿来做文章,乌克兰能否得到实质支持,往往成了两党争吵的砝码,一旦美国摇摆,各种物资、资金的流动很快就会大打折扣,对于需要依靠西方维系基本运转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隐患。 战争持续下去,乌克兰面临的问题只会更多,战时靠外援硬撑,一旦外部资源被分流或者减少,内部裂缝马上就显现。 中央政府权威下降,地方各自谋生,“部落化”倾向加剧,这不是危言耸听,战争的变数太多了,每一次国际大事的转移,都可能让乌克兰从舞台中央跌到边缘。 如果国际关注和物资支援一断,不少地区的恢复、重建无从谈起,很容易陷入社会混乱和分裂状态。 未来几年,不管世界热点怎么切换,乌克兰都得想办法继续让自己被西方“看见”、被资源“眷顾”,否则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带给它的压力和撕裂,将不是短时间内能修复的。 乌克兰从国家到“部落”的现实危机,正是国际关注变动和局势不确定造成的后果,也是所有身处棋局中的人最担心却又无力扭转的困境。
如果这次俄罗斯说的不是谎言,那就是说明之前一直在撒谎。据央视消
【202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