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名美国人用小刀解剖了一个中国明代的善财童子佛像。他把佛像面朝下放在工作台上,从背部挖开一个窟窿,并用镊子从里面掏出来一大堆东西。不但有棉絮、经书和铜镜,还有5块彩色的布条,以及一股丝线,一个装有谷物的丝绸袋子等物品。 这件事的主角是理查德·E·富勒,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创始人兼首位馆长。他是个地质学家出身,对亚洲艺术情有独钟,尤其是中国文物。1957年,他已经60岁,在博物馆工作了几十年,收藏了不少宝贝。这尊善财童子佛像是他特别看重的藏品之一。有一天,他在检查时听到佛像内部有响声,觉得里面可能有东西。富勒不是随便动手的人,他先让人用X光扫了佛像,确认内部有物体后,才决定动手解剖,想弄清楚这尊佛像到底藏了啥。 这尊善财童子佛像是明代的作品,大概有500多年历史。善财童子是佛教里的一个形象,代表求法和智慧,常出现在《华严经》里。这尊佛像高约一米,木雕而成,表面涂着金漆,雕刻精细,面容平静。它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但很可能是通过贸易或收藏渠道流到海外。佛教徒相信,佛像不只是装饰品,而是有灵性的东西,所以制作时会放一些供奉物品进去。这也是富勒对它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1957年的某一天,富勒在博物馆的实验室里开始了解剖。他把佛像面朝下放在工作台上,背部朝上,用小刀沿着背部的窟窿小心切开。那个窟窿可能是几百年前僧侣留下的,专门用来放东西。富勒用镊子一点点往外掏,先是拿出一团棉絮,可能是用来填充的。接着是一个空的丝绸袋子,然后是五块镀金银饰,形状像人体器官,象征佛像的生命力。 他还找到了一些蓝宝石、红宝石和珊瑚碎片,虽然时间久了,颜色还是很鲜艳。还有几片木头和种子,可能是祈求丰收的寓意。一面带五色丝线的青铜镜也被掏出来,镜面有点锈,但还能看出是护身符的样子。最后,他发现了佛经纸张,一张圆形的纸上有藏文,写着佛教教义。这些东西加起来有十几件,每件都被记录下来,摆在托盘上。 这些东西不是随便塞进去的。在佛教传统里,佛像制作有个“装藏”仪式,就是把经文、宝石、种子等放进去,象征佛法的传播和生命的延续。明代的工匠显然很用心,这些物品反映了当时的技术和信仰。富勒的发现让人们第一次清楚看到这些东西,证明了佛像不只是艺术品,更是宗教文化的载体。这对研究明代佛教艺术和历史有很大帮助,也让西方人更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过,富勒的做法也惹了麻烦。有人觉得他不该动这尊佛像,毕竟是珍贵的文物,挖开了就破坏了原貌。善财童子在佛教里有特殊意义,这样随便解剖有点不尊重。还有人担心,这种行为会让其他文物也面临类似的风险。但也有人支持他,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术探索,解剖前用了X光,尽量减少了破坏,结果还推进了研究。两边争得挺厉害,最后博物馆把佛像修好,藏品也保存了下来,但这件事一直是个话题。 这次解剖之后,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把佛像重新展出,还加了说明,讲它的故事和发现的物品。那些掏出来的东西也被好好保存,成了研究佛教艺术的资料。这件事还影响了博物馆界,大家开始讨论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平衡。富勒后来继续管博物馆,直到1973年退休。他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毁了文物,有人说他开了眼界。但不管怎么说,这尊佛像的故事因为他传开了,成了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传奇。
1957年,一名美国人用小刀解剖了一个中国明代的善财童子佛像。他把佛像面朝下放在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01 02:16:03
0
阅读: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