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黄旭华院士骨灰今日安放,魂归故乡 今天,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

世界新潮风向 2025-06-30 21:27:17

泪目!黄旭华院士骨灰今日安放,魂归故乡 今天,6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的骨灰,在家乡广东汕尾红海湾畔安葬,长眠于抗日英烈陵园旁 。 今年2月6日,黄旭华院士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的一生,是为祖国深蓝事业拼搏的一生。1958年,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黄旭华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为保国家机密不泄露,他隐姓埋名30年,这30年里,他淡化与亲朋好友联系,父母多次写信询问他的工作,他都避而不答。父亲病重、病逝,他都未能陪伴在侧,留下诸多遗憾。直到1988年,两鬓斑白的他才回到广东老家,见到93岁的母亲 。他曾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简单话语,饱含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黄旭华院士从无到有,依靠最简单的计算工具,突破核潜艇设计七项技术难关。1970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时效之快举世罕见。1988年,62岁的他不顾安危,亲历首次核潜艇深潜试航。深潜试验成功后,他给女儿写信:“今日勇夺三百,励志再创新功” 。 “回故乡”是黄旭华院士生前遗愿。大女儿黄燕妮回忆,父亲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说:“明年春节我们回老家吧”。如今,这位远离家乡、隐姓埋名、深潜一生的老人,终于回到生养他的土地。 上午9时,人们在黄旭华院士少年时代求学成长的红楼前举行追思仪式。现场,他的遗像摆放在红楼大门前,家人、生前同事、好友以及家乡干部群众、师生代表一起深情回顾他的一生。随后,大家进入红楼参观纪念黄旭华院士生平事迹展 。 在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抗日英烈陵园旁,三角梅簇拥着黄旭华院士的墓,墓地四周松柏苍劲挺拔。墓碑背后石头上,镌刻着“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这是他对自己人生最凝练的剖白。墓碑两侧摆放两块石头,一块刻着他亲自参加核潜艇深潜试验成功后亲笔题写的诗句,另一块刻着他的生平简介 。10时,骨灰安放仪式开始,亲属代表擦拭墓碑后,将黄旭华院士的骨灰安放进墓穴。参加仪式的人员向墓碑行三鞠躬礼,并敬献鲜花 。 黄旭华院士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如同一座精神灯塔,永远指引后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航程中勇毅前行 。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何富军

何富军

1
2025-06-30 22:55

中华民族的脊梁,后辈学习的楷模。

猜你喜欢

世界新潮风向

世界新潮风向

探索全球新趋势,发现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