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3天下了46个西湖!为何一提到下暴雨,都会用西湖来计量?原因很简单: 第一、面积适中,能客观反映雨势之大。杭州西湖的库容量是1400万立方米左右,虽然远比不上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大型湖泊,但却比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湖泊大上很多,面积适中便是它的优势。 倘若以大型湖泊来量化,结果便是下了一个或半个;倘若湖泊太小,结果就是几千个或几万个,都不合理。 以武汉东湖为例,它的水域面积是西湖的6倍,若以此计算榕江3天的降雨量,结果便是8个东湖不到,数字视觉上的效果就弱很多。 第二、名气大,被古今中外所熟知。从古至今,西湖的名气一直很大,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墨宝,《白蛇传》演绎的断桥爱情和雷峰塔悲剧,也是发生在西湖里,被民间乡里津津乐道。 降雨量一般是用毫米来计算,正因为毫厘单位的微小,普通人很难想象出暴雨的强度,找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湖泊来对比,脑海中自然就会有大量湖水泼洒到地面的生动画面。 第三、水位季节变化较小,便于量化。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总体是南多北少、夏丰秋枯,因此自然河流湖泊的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较大,冬季枯水期甚至出现断流和干涸。 作为天然湖与人工湖的结合体,杭州西湖经过历代疏浚和现代科学调节,水位波动相对稳定,丰枯水期的水位差仅0.5米。参照物原本就需要稳定可量化的,西湖刚好也满足这一点,不用再去研究它水位的丰枯。 第四、江南水乡带来的独特意境。提到江南,多会给人烟雨蒙蒙的印象,这恰好与下雨的意境相符合,西湖便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景点。 如果用西部或北部的湖泊来计量,人脑中蹦出的关键词会是:沙漠、干旱、草原、牛羊等,与下暴雨的意境格格不入,难以达到宣传事件的预期。 天灾无情人有情,榕江洪水终会过去,在后续的清理与重建中,家园亦会像西湖一样美丽…… 【关注@小讼言案 ,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来源:潇湘晨报)
“终于知道为什么西湖没有栏杆了!”6月20日,杭州西湖畔,一位身着旗袍的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