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报道,陕西延安,有一村民上山锄地时,竟将两只“傻狍子”带回家精心喂养,谁料养着养着,2只变成了一群,而且个个毛色光亮! 有一次看到动保宣传后,村民才得知是保护动物狍子,并主动联系了民警,最终6只狍子都被放回山林!网友:本来包吃包住好好的,可现在就要三天饿九顿。 陕西延安一位村民上山锄地时发现两只小狍子,带回家精心喂养,没想到两只变成了六只。后来他才知道狍子是国家保护动物,主动联系民警把它们全部放归山林。 老张(化名)那天和平常一样扛着锄头上山,在半山腰的草丛里看到两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左看右看等了半天,也没见大狍子的影子,他就把两只小狍子抱回了家。 狍子这种动物在东北很常见,大家都叫它“傻狍子”,这个外号是有原因的,狍子好奇心特别重,遇到危险跑一段路后,还会跑回原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他把两只小狍子当普通动物养,每天喂草料、玉米,小家伙们吃得欢,长得快,跑起来一蹦一蹦的,像两个弹簧球,村里人看了都说老张养得好。 时间一长,这两只狍子在老张家安了家,还开始繁衍后代,两只变四只,四只变六只,老张家的院子成了热闹的动物园,每天早上开门,六双大眼睛齐刷刷看着他。 他每天忙着喂食,看着狍子们争先恐后围过来,心里美滋滋的,村里不少人专门跑来看这些“活宝贝”,都说从没见过养得这么好的狍子。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村里来了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队,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讲解国家保护动物名录,老张凑过去一看,上面写着狍子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老张当时就愣住了,自己养的竟然是保护动物,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没有许可证养殖保护动物是违法的,要被没收动物还要罚款,严重的还可能判刑。 意识到问题严重,老张马上拨通了报警电话,主动说明情况,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快赶到,看到院子里六只狍子都惊呆了。 这些狍子个个毛色鲜亮,体格健壮,精神头十足,工作人员检查后说,狍子们身体健康,完全可以放归自然。 放生那天,老张亲自把狍子送到山林,看着它们蹦蹦跳跳消失在树林里,他嘴里念叨着以后没现成饭吃了,眼里却满是不舍。 网友们知道这事后评论特别有意思,有人说狍子失去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好工作,有人说老张养了个寂寞,还有人建议给老张发个最佳临时饲养员奖。 其实像老张这样的事在各地都有发生,去年10月甘肃合作市民警和村民救助了一只被狗追赶受伤的狍子,今年7月内蒙古武川县村民发现狍子幼崽后及时送到救护中心。 国家林草局最近发布通知,要求科学规范放生活动,禁止放生外来物种和在保护区放生,只有经过评估在合适地点放生本土健康动物才是真正的保护。 老张的做法值得称赞的是他的法律意识,发现养了保护动物后没有心存侥幸,而是主动联系执法部门配合放归,这种态度正是生态保护需要的。 真正爱护野生动物不是把它们留在身边,而是让它们回归自然,遇到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最好联系林业部门或救护机构,让专业人员处理。 保护野生动物不需要轰轰烈烈,有时就是一个电话一份配合。当每个人都有保护意识,人与自然就能真正和谐共处。
惊爆!李圣律师又有大瓜了!大娘居然警告许敏别再纠缠三石。可这边李圣律师反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