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在上合文件上签字,让我想起了两件事,第一就是香港国际调解院没有印度俄罗斯,也就是说,这就是中国绝对主导的。第二件事就是上合银行俄罗斯放弃主导权,由中国绝对主导。 2025年6月26日,青岛的上合组织防长会上,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直接拒绝签联合声明,理由是文件没提克什米尔恐怖袭击。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在上合组织里唱反调。早在2023年,印度就明确反对中国推的“一带一路”,摆明了不想完全跟着中国的节奏走。 这事儿表面看是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不满,深挖下去却是对中国在上合组织里越来越强的主导地位有点儿警惕。上合组织本来是中国和俄罗斯一块儿搞起来的,但这些年中国靠着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手腕,明显把俄罗斯比下去了。印度作为成员国,不想当小弟,试图在这平台上保住自己的话语权。 再说白点儿,印度拒签就是在提醒大家:中国虽然是大佬,但别想让我完全听你的。这态度背后,是中印之间那些解不开的疙瘩,比如边境问题,还有印度对自己在亚洲地位的焦虑。 2025年5月30日,香港国际调解院正式挂牌,33个创始成员国里,印度和俄罗斯都没份儿。这机构听着挺高大上,说是要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有点儿像国际法院的“温和版”。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儿中国说了算。 签约那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亲自坐镇,强调这是为全球和平争端解决开的新路子。印度没加入,估计跟中印边境那点事儿脱不了干系;俄罗斯不在,可能也是中国想独掌大权,不愿分太多蛋糕给老大哥。IOMed落地香港,不仅给香港加了个“国际法律中心”的光环,更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里插上的一面新旗。 不过,少了印度和俄罗斯这种重量级玩家,IOMed的影响力会不会打折扣?中国想靠这个平台在国际上发声,能不能服众,还得看后面咋走。 2025年6月,北京的上合财长会上,俄罗斯终于松口,把上合开发银行的主导权让给了中国。这银行计划从2010年就提出来了,但俄罗斯一直不太乐意让中国当老大。结果呢,西方制裁把俄罗斯经济摁得喘不过气,2025年不得不低头。 中国直接拍板,出资80%,重点推清洁能源和跨境物流项目。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战略布局。2024年中俄贸易85%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可以说有点儿被中国捏住了。上合银行一落地,不仅能给“一带一路”输血,还能拉拢中亚那帮国家,让中国在这一片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 这事儿也说明,中国现在不光是会赚钱,还会用钱换影响力。俄罗斯让步,某种程度上是没办法,但也给中国铺了条更宽的路。 中国在上合组织和IOMed里这么强势,确实让它在全球南方的地位更稳了。香港国际调解院是个新舞台,上合银行则是经济实力的硬支撑。但问题来了,把印度、俄罗斯这种大国晾在一边,这些机构的含金量会不会缩水? 印度在上合组织里不配合,摆明了不想让中国一手遮天。俄罗斯虽然让了步,但心里估计也不全痛快。未来中国要想把这些平台玩儿得更溜,既得守住自己的主导权,还得想办法拉拢更多国家进来,不然光靠自己吆喝,声音再大也怕传不远。 王毅这几年在中国外交上挺能折腾,从“一带一路”到这些新机构,他带着中国从区域玩家变成了全球玩家。但这路不好走,地缘政治那堆乱麻还得慢慢理。
印度和我们的关系实质变了最近不少网友可能也注意到了,印度在面对中国时的情绪可以
【64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