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代顿举行的北约议会大会上,乌克兰代表团遭遇了一场尴尬的“身份错位”。他们本是为讨论当下战事而来,却发现东道主们正专注于纪念30年前的《代顿协议》。这情景就仿佛带着急诊病历闯进历史课堂,还抱怨老师不讲现代医学。基辅议员切尔涅夫的不满情绪尽显,堪称国际版的“抢C位失败”。他先是指责美国代表“态度冷淡”,又抗议会议聚焦波黑而非乌克兰,生动展现了“战争疲劳”背景下的外交落差。 这一事件,实则暴露了西方对乌援助的微妙转变。当特朗普反复强调“乌克兰不入北约”,而纪念波黑停火的香槟依旧开启时,乌克兰猛然意识到,自己已从“反俄先锋”变成了不合时宜的“话题终结者”。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代顿协议》本身就是一个由外部力量主导的和平方案。如今乌克兰渴望的“代顿模式2.0”,在西方眼中或许早已不再是优先事项。 切尔涅夫等人或许应该明白:国际政治从来不因“戏精”表现而给予同情,只看重实际筹码。当美国代表连表面的热情客套都开始减少时,与其抱怨“焦点转移”,不如思考如何在西方日渐降低的关注度下,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多实质性支持。毕竟,30年后若真有《基辅协议》被纪念,今天的乌克兰精英们肯定希望历史对自己这一代有正面的书写 。
近日在代顿举行的北约议会大会上,乌克兰代表团遭遇了一场尴尬的“身份错位”。他们本
彧墨绘风华
2025-05-28 19:39:38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