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银库库丁们下班,总想夹带点儿碎银子回家。他们出库门时要脱得个精光,大家光着屁股排队,挨个接受专人检查。检查的方式也很特别,所有人要过12根扁担。可是,库银还是会被盗。 清朝户部银库,那可是国库命脉,白花花的银子堆在那儿,谁看着不眼馋?可偏偏负责看守的库丁们,心思全不在正道上。这些家伙为了私利,愣是从小练出一门“绝技”——“谷道藏银”。啥意思呢?就是用松骨药把骨头弄软,把银锭塞进身体里,每天夹带点儿回家。你说这法子听着多瘆人,可他们干得那叫一个熟练。 出库门检查有多严?得脱光衣服,一丝不挂地站那儿让人搜身,还得跨过12根扁担,确保啥也藏不了。这规矩听着挺绝,可愣是挡不住库丁们的“技术活”。为啥呢?因为这帮人太豁得出去,硬是靠着这招把银子一点点往外偷,积少成多,国库都快被掏空了。 事情败露还得从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五日说起。那天,库丁周二下班,刚出库门就被街头混混抢了。他藏在体内的200两银子被抢了个干净,事儿闹大了。其他库丁一听,赶紧逼问他咋回事,周二扛不住,交代了实情:原来有个叫张诚保的家伙,策划偷了4000两银子,给自己侄子捐官用。这下库丁们不干了,找张诚保要分银,可张诚保不松口。结果,另一个库丁韩七十儿一气之下跑去告发,顺天府尹吴杰立马抓人,把这团伙一锅端了。 吴杰这人可不简单,他查案时发现这事儿牵扯到户部尚书穆彰阿,立马嗅到了机会,想借机搞垮穆彰阿一派。他拉上何汝霖、祁寯藻,劝说潘世恩一起向道光帝上奏。道光帝一听国库被偷成这样,气得拍桌子,下令彻查。这一查不要紧,银库账面该有1218万两,结果只剩293万两,整整925万两不翼而飞!这数字一出来,朝野上下全傻眼了。 皇帝这回真急了,追责从嘉庆年间管银库的官员开始,一个不落。张诚保直接被砍了脑袋,周二被发配到边疆,其他牵连的官员罚款罚到家破人亡。可这事儿真就这么简单吗?其实没那么容易收拾。库丁偷银这现象早就不是秘密,管事的哪个不知道?可为啥没人管?要么是自己也拿了好处,要么是怕得罪大人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穆彰阿虽然被这案子敲了一记闷棍,可他后台硬,位置没丢,汉官派也就占了点小便宜,没能把他彻底拉下来。 这案子暴露的漏洞可太大了。银库管理简直就是个摆设,库丁们偷银偷得肆无忌惮,上头还装瞎。你说这检查制度,脱光衣服过扁担,听着挺唬人,可实际呢?压根儿没用。那些银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丢的,925万两啊,那得偷多少年?可见这腐败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制烂透了。晚清这时候已经是外强中干,类似的事儿层出不穷,国库空了,国家还怎么撑得下去? 再说说这库丁们,他们也不是啥正面人物。贪心归贪心,可这手法真够下作的。靠着“谷道藏银”这损招,日积月累把国库搬空,胆子大到没边儿了。可你细想想,他们为啥敢这么干?还不是因为上头没人真管,查得再严也只是做做样子。体制都这样了,谁还怕那12根扁担啊? 道光帝震怒归震怒,查案归查案,可最后呢?杀了几个主犯,罚了些人,腐败还是没断根。925万两的亏空是找回来了吗?没戏。朝廷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这么一折腾更是雪上加霜。晚清这社会,贪官污吏横行,库丁偷银只是冰山一角。国库空了,国家衰了,这王朝还能撑多久?大家都心里有数。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9评论】【37点赞】
尼达耶
融合成大银锭,多大的事。
只聊一小时
胡说八道,瞎编乱造!200两银子,小编你皮燕子里能装得下吗?
快乐的小老虎 回复 05-27 23:17
他能!没心没肺都是🈳🈳哒
酒醉的探戈
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