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有想到,纽约时报竟然在其5月19日的文章中做出惊人判断,说道:“如果两国都

甜心萌熊仔 2025-05-25 11:41:57

万万没有想到,纽约时报竟然在其5月19日的文章中做出惊人判断,说道:“如果两国都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中国很可能最终完全主导高端制造业。”“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咱先看看中国这些年在制造业上的成绩。在好多行业,中国早就是全球生产的引领者了。 钢铁、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无人机、5G 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活性药物成分,还有高铁,哪样不是干得风生水起。 就拿电动汽车来说,中国的比亚迪以前被马斯克笑话,结果呢,现在比亚迪在全球销量超过了特斯拉,还在世界各地忙着建新工厂。 2023 年,中国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比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都多。 还有半导体,曾经可是中国的大难题,华为一发力,取得突破后,中国正在打造自己完全能掌控的供应链。 再瞅瞅未来布局这一块儿,中国今年 3 月宣布成立一个 1 万亿元的国家风险投资基金,专门用来对量子计算和机器人这些超尖端技术进行长期投资,公共研发预算也增加了。 这说明啥?说明中国眼光放得长远,对未来高端制造业发展那是下了大决心、大功夫。 美国呢,情况可就不那么乐观了。 美国政府老想着靠关税这些招儿来压制中国,可实际上,这对美国自己的企业影响也不小。 关税让美国公司进入全球市场和供应链变得更难,公共研究经费被削减,大学受影响,好多有本事的研究人员都打算离开美国去别的国家发展。 像清洁能源和半导体制造这些关键技术项目,特朗普还想缩减投入。 这么折腾下来,美国在全球好多地方的软实力都大打折扣。 从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占比能接近一半。 美国现在制造业回流面临着重重困难,劳动力成本高得吓人,熟练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 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 35 美元左右,是好多发展中国家的 10 倍以上,就这工资,还招不来足够的人干制造业。 而且美国工厂建设成本大幅增加,现有工厂老化严重,基础设施也落后得很,电网、交通啥的,都跟不上发展需求。 美国政府的政策还添乱,打击移民让劳动力短缺问题更严重,关税政策变来变去,企业都不敢轻易投资制造业了。 这么一对比,就不难理解《纽约时报》为啥会有那样的判断了。 中国体制在制造业发展上优势明显,能灵活调整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调配各种资源来实现长远目标。 中国企业也争气,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越来越强。 要是美国还不改变现在这种短视的做法,不好好解决自身经济存在的各种问题,照这趋势下去,中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把美国甩在后面,还真不是没可能。 所以啊,《纽约时报》这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背后反映出的中美在制造业发展上的不同态势,确实值得好好琢磨琢磨。 信源:环球网

0 阅读:172

猜你喜欢

甜心萌熊仔

甜心萌熊仔

一起去啊,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