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肉机生蛆令人作呕校园餐须更透明#【社论:绞肉机生蛆令人作呕,“校园餐”必须更透明】#相较绞肉机生蛆校方态度同样令人作呕#令人反胃、让人愤怒的绞肉机生蛆画面,挥之不去,这是一所学校食堂的真实场景,也可能会成为“校园餐”安全治理的一个典型案例。而在事发后,一段被多家媒体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涉事学校工作人员公开要求家长“不发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相较于绞肉机生蛆,此种来自校方的“希望”与态度同样令人作呕。
校园食堂的后厨被家长发现绞肉机生蛆,对涉事学校无疑是一场食品安全危机,更是一次公共信任危机,什么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作为学校管理方,理论上应当与家长立场一致,在发现明显的校园食品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固定证据、拍照存证并积极寻求监管部门到场介入,而无权阻止家长的监督行为。从官方通报看,有关部门系通过“接学生家长反映”的方式获知现场情况,涉事学校在事发后是积极履职、寻求监管介入,还是下大力气阻止信息传播,无疑是政府部门必须查清的问题。
家长陪餐以及更进一步的“家长做饭”,这些透明化举措试图让家长对“校园餐”放心。这次家长发现了绞肉机生蛆问题,首先说明陪餐制度有一定的价值。让绞肉机生蛆的,显然不是家长们举起的手机、发出的短视频。彻查、重处相关责任人,尤其是不让家长发社交媒体的有关人员,接下来也要深究其责任。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发现问题、传播事实真相的人,应当成为公共事件处置的一个共识,不能放任某种控制舆情传播的畸形应急思路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