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争吵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妻子满心疑惑和伤心:他平时那么温柔体贴,怎么突然像变了个人?两年后,丈夫的遗体被找到,妻子才明白事情的真相,悲痛欲绝。不到三年,她也跟着他走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987年腊月初八,勐腊县界碑旁的橡胶林里,28岁的陈建军趴在界碑上,鲜血染红了国徽。 两年前的1985年,镇上派出所旁的小巷里,陈建军背着帆布包摔门而出,留下妻子抱着两岁的女儿站在门槛上泪流满面。 妻子不知道,丈夫为什么从一个温和体贴的人变成了满身烟味、脾气暴躁的陌生人。 陈建军的变化始于半年前省厅的一次秘密会议,他被选中执行一项危险任务,伪装成毒贩潜入边境贩毒团伙。 任务的目标是冯德国,一个在边境控制十几条运毒通道的毒枭,手下有一支武装队伍,陈建军需要彻底改变自己,他开始模仿街头混混的举止,学会抽烟,身上故意洒上酒味。 他曾经在边境检查站截获二十公斤毒品,亲手制服四个毒贩,身上留下的伤疤记录了每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为了不让家人卷入危险,他开始疏远妻子,甚至故意在家里发脾气,掀翻桌子,摔碎碗筷,妻子只看到丈夫脖子上的青蛇纹身和熏黄的手指,以为他真的堕落成了二流子。 镇上的老所长知道内情,他看着陈建军家的全家福,照片里那个穿警服的年轻人笑得腼腆,老所长从没对任何人提起,省厅给陈建军的档案盖上了红章,意味着他肩负的使命不能让家人知道。 妻子曾经端来一碗米线,陈建军却故意把汤泼在地上,妻子攥着围裙的手指发白,强忍着泪水,离家那天晚上,夫妻俩吵得最凶,陈建军摔碎了暖水瓶,玻璃碴子溅到女儿脚边,孩子吓得大哭。 他抓起行李,头也不回地走进夜色,第二天妻子去派出所找人,老所长只说陈建军可能跑去缅甸赌钱了,两年时间,陈建军混成了冯德国手下的得力干将,脸上多了一道疤,说话也带上了缅北口音。 1987年的那场行动,省厅派了三十人的特勤队,埋伏在橡胶林里,准备抓捕冯德国和他的亲信,那天大雾弥漫,电台信号被干扰,特勤队的信号弹迟迟没有出现,交易现场,冯德国和另一伙毒贩点验钞票时,陈建军突然亮出证件,掏出藏在后腰的手枪。 陈建军反应神速,抬手一枪,子弹贴着耳朵飞过,瞬间放倒两个毒贩。枪声在密林里炸响,回荡不绝。等特勤队冲到现场,他已经靠在界碑上,右手死死攥着枪,血淌了一地,触目惊心。 两年后,妻子才从老所长那里得知丈夫的真实身份,她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泪水止不住地流,不到三年,悲痛中的妻子撒手人寰,跟着陈建军走了。 陈建军的牺牲,换来了冯德国团伙的覆灭,但他的家人却永远失去了他。 缉毒警察的身份往往隐藏在普通生活背后,他们用生命守护边境的安宁,却常常让家人承受误解和痛苦,这种隐秘的牺牲,值得每一个人去铭记和尊重。
[浮云]1985年的一天,陈建军与妻子激烈争吵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妻子满心疑
时光雕琢风华
2025-05-25 08:40: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