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子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

思真娱娱 2025-05-24 16:09:08

2005年,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外交官朱敏才退休后,不顾子女们的反对,带着妻子离开了家,从此后音讯全无,直到10年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才揭开了朱敏才和妻子失踪的真相。   2022年北京秋天,有位老人走了。他走得安静,像片叶子轻轻飘落,可熟悉他的人知道,这老人这辈子有件事,藏了十年,说起来让人心里发烫。   老人叫朱敏才,1942年生在贵州大山里。那时候山里穷,读书是少数能走出去的路。他拼了命读书,考上贵州大学英语系,后来进了对外经贸部,还成了外交官,在尼泊尔大使馆做参赞,一干就是四十年。   他爱人孙丽娜是北京最早的小学英语高级教师,教了四十多年书,学生家长都敬重她。按说老两口退休后该在北京享清福,谁能想到,2005年电视里一则贵州山区孩子的新闻,让他们动了心。   画面里孩子衣服破破烂烂,教室摇摇晃晃,可眼睛里全是对知识的渴望。孙丽娜看见女老师背孩子过河的画面,眼泪止不住地掉。   老两口心里同时冒出个念头:去贵州支教。他们都是从山里出来的,太知道教育对穷孩子意味着什么。   那年朱敏才63岁,孙丽娜60岁。怕家里人反对,他们没声张,偷偷买教具、收拾行李,联系贵州的学校。   一切准备好后,悄悄登上了去贵州的火车。北京的亲戚朋友发现老两口突然“消失”了,电话打不通,家里也找不着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   到了贵州才知道,现实比电视里还苦。路是烂泥路,学校房子漏风,他们住的小屋不到十平米,挨着男厕所,夏天味道熏得人喘不过气,床铺就铺在潮湿的地上。   一开始有学校说他们去了要顶掉本地老师的岗位,朱敏才立马摇头:“那可不行。”最后选了个条件更差的学校。   孙丽娜教了一辈子书,到这儿才发现城里那套不管用。班上孩子大的十五六,小的八九岁,基础不一样。她就一个一个摸清楚,变着法儿上课,让孩子们愿意学。   朱敏才则四处跑,给学校拉赞助、找设备,还开了英语课,教孩子们说外面的世界。为了和孩子亲近,俩老人还学当地方言。白天上课,晚上就在昏黄的灯光下备课、改作业,自己省吃俭用,钱都给孩子买了本子、铅笔。   在山里一待就是九年多。高原的太阳晒得人难受,孙丽娜右眼被紫外线伤了,完全看不见,左眼视力也只剩0.03;朱敏才得了一身病,三高不说,有次洗澡突然晕倒,送医院才知道脑子里出血。   就是这次意外,老两口藏了近十年的事儿才被人知道。当医生说朱敏才的身体状况都能办残疾证时,好多人听了掉眼泪。   2015年他们成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时孙丽娜说,他们没想过要啥回报,就是想给孩子开扇窗。后来有话剧把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好多年轻人看了后,也跟着去山里支教。   2022年9月25日,朱敏才在北京去世,81岁。他走的时候很平静,可他和孙丽娜在山里支教的事,却让很多人记住了。   有人说,他们是真的把自己“种”在了山里,用十年时间,给那些孩子铺了条看世界的路。现在想起他们,总让人忍不住想,除了感动,我们还能为山里的孩子和支教老师做点啥呢?  信源:原文登载于人民网2014年10月28日关于《72岁退休外交官贵州支教9年 日前突发脑溢血病倒》的报道

0 阅读:0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