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驱逐舰在下水时翻船,瞬间席卷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事发后,西方卫星紧急变轨,拍下了现场的清晰图像,难怪金正恩会“勃然大怒”。 朝鲜5000吨级军舰刚下水就“翻船”,西方媒体马不停蹄赶来看“热闹”,调动卫星把朝鲜军舰侧翻的图像传遍世界。 西方媒体对这件事如此热衷,也多亏了先前朝鲜高调造势,大肆宣传400天造出5000吨级军舰,而且在短时间内连造两艘崔贤级军舰,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最新这一艘崔贤级驱逐舰建成下水那一天,金正恩特意出席了典礼,清津造船厂的码头锣鼓喧天、彩带齐飞,见证朝鲜海军又一艘大型驱逐舰的诞生。 金正恩鼓掌的手还没抬起来,军舰侧翻的事故就会这么在他眼前发生,偌大一艘军舰翻船的动静可不小,翻起的浪花有多大,金正恩的愤怒就有多大。 这个事故无论如何也没法找借口搪塞过去,金正恩严厉要求找到军舰发生事故的原因,做出补救。 西方的卫星拍下了5000吨级驱逐舰侧翻时的图片,从画面上看也足够震撼了,入水是军舰建造完成的最后一步,在最后一步马失前蹄,朝鲜之前高速建造的“奇迹”此时成了“笑话”。 金正恩生气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军舰不是玩具,下水这件事在建造开始之初就要计划好的,可是朝鲜却在这里出现重大事故,显然是从一开始就有疏忽。 5000吨崔贤级驱逐舰1号上个月完成,在南浦造船厂下水顺利进行,没有出现失误,隔了不到一个月,该级军舰2号在清津造船厂下水,却出现了完全相反的事情。 两艘同一级别的军舰,最后结果却天差地别,跟两个造船厂关系很大。南浦造船厂在军舰下水时,用的是浮船坞下水,清津造船厂用的是横向滑道下水。 浮船坞下水顾名思义,就是往船坞里灌水,让军舰浮起来,然后再把舰艇牵引到海中。用漂浮方式下水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船坞的空间足够大。 但是清津造船厂没这个条件,建造崔贤二号舰的时候,清津造船厂专门在外面搭建了船台,最后把二号舰转移到了滑道上。 因为军舰规模太大,预留的滑道空间不足,不能采用更为保险的纵向下水方式,清津造船厂只能挑战横向滑道入水了。 横向滑道入水的方式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要保证船体同时同速度入水,否则就会出现一边已经下水了,另一边还在滑道上挣扎的尴尬情况。 操作不好横向入水,影响最小的是搁浅,严重的有可能造成舰体断裂。崔贤二号舰出现重大侧翻事故,对军舰的性能影响很大。 朝鲜方面通报说这艘驱逐舰损害不大,先前说侧翻导致船底破洞是误传,经过详细检查,船底完好,船体右舷被刮削,船尾的救生通道进水了。 预计两三天内就能调整好军舰的平衡问题,右舷修复需要10天左右。但是能发生这样的事故,本身就暴露出朝鲜造船厂的问题。 横向入水本身的难度极别大,就是美国海军舰队也在上面踩过坑,因此很多国家在建造军舰的时候,都会提前规避这个问题。 从金正恩谴责造船方的激烈言辞看,他气愤的不是舰船侧翻带来的经济损失,而是造船厂不专业操作,暴露出朝鲜缺乏科学精神的敷衍态度。 清津造船厂是在朝鲜被称为英雄造船厂,是朝鲜造船工业支柱,在朝鲜发展远洋海军的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 现在清津造船厂“拖后腿”,给朝鲜军工本就不富裕的形象带来重大打击,远海海军的目标要想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朝鲜还有核动力潜艇等大型海军建设计划,在崔贤二号舰出师不利,什么时候能真正服役还是问题,后续的计划估计也会受到影响。 朝鲜在军工方面一直不甘人后,此次建造5000吨驱逐舰野心勃勃,400天“卷”出一艘军舰,这速度已经赶上了俄罗斯。 可是军舰的技术水平上,朝鲜军工的缺陷是不容忽视的,距离朝鲜的竞争对手韩国差距不小。这次崔贤级二号舰还能抢救一下,朝鲜是不会放弃军工建设的。 参考资料:朝驱逐舰下水事故最新调查结果:船底无破洞,船尾救生通道流入海水2025-05-23央视新闻
朝鲜驱逐舰在下水时翻船,瞬间席卷了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事发后,西方卫星紧急变
老阿七说史
2025-05-24 11:15:00
0
阅读:201
用户10xxx89
横向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