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暑假之后就上小学了,这几天我就好好研究了下广东的教育现状,越看越有意思。

思枫聊汽车 2025-05-23 17:05:09

小朋友在暑假之后就上小学了,这几天我就好好研究了下广东的教育现状,越看越有意思。

广东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实际上却是一个教育贫瘠的省---省内的考生很多,省内的大学却不多,指标很少。原本以为从山东、河南跑出来,去哪里都是改善,没想到到了广东,感觉到了改善,但不多。

我就特别想写写广东和山东在小升初、中升高的区别,这里面的核心区别就是民营学校。山东,严谨点就以我老家山东泰安为特指吧。可能山东人喜欢稳定,喜欢考公,喜欢在编,山东人更喜欢公办学校的稳定,而不是民营学校的收入,因此我在山东求学的那些年是一路从公办学校上来的。

从村里的联合完全小学到乡里的联合中学,因为成绩优秀,被录取到了镇里的初中,然后以前20名考到了县里的一中,因为我们的镇中学能考进一中的大概只有不到20个,整个级部有差不多750人左右。不管怎么样,一路我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我们村里其他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县一中会给与每个镇前10名的初中生免除4年学费的待遇,在2000年左右,那是将近5000块。如果在县里又拿到了前列,市里的一中也会私下沟通学生挖墙角,只是如果被县里知道了,计划就会泡汤。

至于成绩不够想要就读一中的就要缴费,大概是每10分为一档,一档1000块,学校原则上只招收分差30之内的学生,然后大家就开始在这个高中里考大学,一共二十几个班,每个班前十五名是差不多都能过二本线的。

进入一中不成就会进入四中和二中,一般二中的教学质量不好,可能很多人会去就读外国语学校,也就是民营学校,但普遍成绩好的学生是不会去的。我那个时候2003年普遍是这个看法。

这是山东的现状,还算比较公平的。

广东就完全不一样了,广东一些知名的学校包括升学率几乎都被民营学校给包办了,非常知名的有华英中学、南海实验、佛山实验---说起来实验中学在山东泰安属于不入流的学校,普遍都不喜欢读,实验小学还不错,但是一家公立小学---学费大概在数万之间。

大多数学校还是一贯制的也就是从小学就招进去,一直到初中,中间就不外招了,完全垄断。这样的学校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第一,学校需要升学率,会在全区内优先招收高质量的生源;第二,学费是一道筛选门槛,选中的都是愿意投资教育的家庭;第三,民营学校强保升学率。

久而久之就是佛山的好生源就都被民营能抽走了,得承认民营的升学率有教育的成分,但是生源的因素也很大。这样对比之下,佛山公办学校就非常一般了。我所在的禅城区最好的中学之一,惠景中学每年大概只有二三十名能考虑佛山一中。

升学率之下,所有的家长都削尖了脑袋去进民营学校,民营学校要盈利就会把学费抬得越来越高,好老师就会越来越多,门槛抬得越来越高,教育就逐渐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或者是昂贵的资源,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一种非常非常形象的形容。

这在山东完全是不敢想的,我想在山东搞民营教育这一套,当地的经济会立马嗝屁,所有的家长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进民营,发展经济就更不可能。

山东优秀的教师资源都在公立上,相对而言是比较公平的,哪怕家境不好,高中学费也只有800块钱一年。因此最开始在广东我听到民转公这个概念时,并没有任何的想法。因为山东人眼里,谁会去上民营学校啊?

实际情况就是,广东的民营学校就是神,教育形成了产业化,也造成了不公平化。为此进行了教育改革,所有的民都开始转公,重新给那些家境不太好的人机会,尽可能的去破除所谓的阶级固化。

民转公之后,教师资源也开始重新签订劳务关系,生源完全变成了统招,甚至为了强行拉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等,推出了指标生的政策,也就是每个学校的前几名不管考多少分都是可以考入佛山一中的,指标生似乎是占了一半左右,剩下的一半才是统招。

但是我相信各个学校之间肯定还会进行优秀生源的争抢,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不会再看到某一个学校在升学率方面独占鳌头了,因为运行模式被彻底的改变了。

(其实佛山的佛山一中、顺德一中,作为优秀的高中都是公办的,可能是因为没有民营抽血吧。)

我现在所在的区域一共有三所学校读,

0 阅读:0
思枫聊汽车

思枫聊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