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 雅安地震善款去向终于有了消息! 357家基金会共筹19亿多, 有的说15亿多用于重建, 可还有1.5亿不知去向。 善款透明度不足暴露公益管理短板。1.5亿资金流向未明,折射部分基金会存在财务披露滞后、审计监督缺位等问题,需建立第三方独立审计与实时公示机制。 重建资金分配需平衡效率与公平。15亿用于灾后重建虽为主流,但需警惕资金过度集中于硬件设施,而忽视心理干预、产业扶持等长期需求,避免“重建-返贫”循环。 公众信任危机源于历史教训。汶川地震后曾出现善款挪用争议,此次雅安善款争议或加剧公众对公益机构的质疑,需以司法追责与制度完善重建信任。 技术赋能可提升善款监管效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已应用于慈善追踪,若能建立全国性公益资金流向平台,可实现捐赠人实时查询与公众监督,降低信任成本。 善款监管需法治与公众参与并重。仅靠基金会自律难以杜绝资金挪用,需通过《慈善法》修订明确法律责任,同时鼓励媒体、捐赠人参与监督,形成“制度+技术+社会”的治理闭环。
我的一个老同学升官了。因为政府部门有规定,不鼓励官员去高档场所消费,所以我们几个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