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中国已经赢麻了! 这个"赌局"的核心,是瞅准了能源革命的大趋势。高铁是"喝电"的,而中国这十年把可再生能源玩出了花:2023年光伏装机量突破4.9亿千瓦,相当于22个三峡电站;风电装机超4.8亿千瓦,每年发电够全北京用12年。更绝的是,这些绿电成本十年间暴跌82%,光伏板价格从每瓦3美元降到0.2美元,比烧煤还便宜。现在每度电成本不到一毛钱,高铁跑一公里电费才20多块,拉着上千人,平均每人每公里成本才2分钱。这账算下来,高铁简直是用白菜价的电,跑出了战略级的价值。 再看航空,飞机喝的是进口油,国际油价涨涨跌跌,中国每年花3000亿美元买石油,相当于每天烧掉一艘航母。而高铁用的是自家发的电,光伏板铺满西北沙漠,风车转遍沿海山头,能源自主还能出口技术。更关键的是,高铁产业链全在自己手里——从铁轨到车头,国产化率97%,连刹车片都不用看外国人脸色。反观航空,大飞机发动机还得进口,一架C919的心脏就得花1亿美元,钱都让波音空客赚走了。 有人说发展廉价航空成本低,可那是小账。中国春运一天1600万人流动,全靠飞机得2万架A380,而全球才100来架。再说机场,建个高铁站能拉动钢铁、水泥、机械全产业链,而机场投资大头都在飞机上,钱都给外国公司了。更别提高铁带来的经济效应:一条京沪高铁带动沿线GDP增长1.5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等省份。这种"基建-产业-消费"的滚雪球效应,是航空永远比不了的。 最妙的是能源革命带来的战略主动权。当光伏和风电占比超过50%,中国电力成本还能再降一半。到时候高铁运营成本会更低,而航空依赖的燃油价格可能涨到天上。现在每度电一毛钱,未来可能降到五分钱,高铁每公里电费能压到10块钱,彻底把航空逼到墙角。这种"电力霸权"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优势,更是能源安全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红利。 美国现在终于看明白了:中国不是在跟你比谁的飞机多,而是在下一盘能源革命的大棋。当你还在为油价扯皮时,中国已经用绿电铺好了未来三十年的路。这步棋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战略优势——用高铁的轮子,把中国的能源革命、产业升级、经济整合全串起来了。等欧美反应过来,中国的高铁网已经像血管一样遍布全国,绿电像血液一样流淌其中,这种体系化的优势,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说白了,中国就是在赌,赌未来用电不要钱
心水聊事
2025-05-22 19:17: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