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听到关于“人工智能”的另一种解读。 这年头,谁说话要是不提一下“人工智能”这

天天谈科技 2025-05-22 16:43:07
终于听到关于“人工智能”的另一种解读。 这年头,谁说话要是不提一下“人工智能”这四个字,感觉你都是出土文物一般。 经常有人危言耸听: 人工智能要代替很多行业,包括老师啥的;人工智能会写文章,你读那么多书,现在看来没什么用了。 学生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头悬梁锥刺股,人工智能分分钟搞定一切。 现在感觉谁还不用什么豆包,deepseek啥的,都要被时代的洪流卷走。 好像自打有了人工智能,人脑这玩意儿用处不大了。 上周日,单位搞活动,本来有点昏昏欲睡,突然被一个演讲吸引了注意力。 上台的是北京网梯公司的金庆文先生,40岁左右,就叫他先生吧。因为讲得确实好,反正我一下子不困了。 他做了很多市场调研,几乎百分之百的大学生依赖人工智能完成作业和论文。结果就是学生丧失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思考和内化。省时省心省力导致直接的后果: 似乎学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学。 他把这种学习方式打个形象的比方: 如同你坐在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里,你把生命交给了不可知的因素。也许它能把你准确带往目的地,也许操作失误,车毁人亡。而就算顺利平安抵达,你仍然不会开车。 这个比喻太好了,很多人依赖人工智能写文章或者学习,很简单很轻松很快捷,其实他还是什么也不会。水滴石穿,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放在任何领域都不是空话。 李宗盛那歌怎么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随随便便就做完的,跟成功肯定不搭边。 所有外界的手段,可以学习,但只能是为我所用。学习是需要沉下心来旷日持久的事情,迄今为止,我还没看到哪篇AI写出的文章,打动过我的。一读就是满满预制菜的味道,千篇一律,水分十足。 金庆文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说人工智能绝对有上限,我非常认同。他当然是专业人士,金先生口才相当不错,十几分钟的演讲,句句干货,没一个字废话。这里又提到表达的重要性,金先生也许在这家公司,研发水平不是最高的那个,但推广表达,输出理念,绝对是王者。 非常遗憾,他的演讲很短,只有不到15分钟,听着意犹未尽。我期待他能讲150分钟,1500分钟也行,我喜欢听真知灼见,听一些大潮流下另类的声音。 人工智能有上限,人的创造潜能却可以上不封顶。 关于这个话题,想说的太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天谈科技

天天谈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