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张照片,是早期的毛泽东和朱德,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分量的二人组,带兵打仗是各有各的绝活。 井冈山脚下两支队伍碰头那会儿,谁也没想到这八百来号人能给中国改天换地。 毛泽东带着秋收起义剩下的弟兄们,朱德领着南昌起义突围出来的老兵,两支队伍就像两股山泉汇成了大江大河。 有意思的是两边人数差不多,都是八百来人,可后来长出来的苗子大不一样。 朱德那拨人里藏龙卧虎,陈毅、林彪、粟裕这些名字后来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毛泽东这边也不含糊,罗荣桓跟着他干了一辈子革命,后来当上了元帅,还有好些个将军都是从这八百人里冒出来的。 要说带兵打仗的本事,两边各有各的绝活,就像老话说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两个领头的早年还拜过同一个祖师爷。 谭嗣同教出来的两个学生,蔡锷带着朱德,杨昌济带着毛泽东,兜兜转转二十来年,这两支香火在井冈山续上了。 要说缘分这事儿,真比戏文里写的还巧。 刚开始大伙儿都管他们叫"朱毛",这个称呼还是毛泽东自己起的头。 有段时间两人在怎么带队伍这事儿上闹过别扭,一个说要集中管,一个说要分散干。 可吵归吵,就像家里兄弟拌嘴,转头还得一块儿扛活儿。 遵义会议那阵子,朱德拍桌子力挺毛泽东,这才把掌舵的位置定下来。 打日本鬼子那会儿,朱德在前线带兵,毛泽东在后方运筹,配合得跟左右手似的。 等到了和蒋介石较劲的时候,三大战役打得噼里啪啦,这两位老搭档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心思。 有回打辽沈战役,朱德大半夜骑着马往前线赶,半道上还跟警卫员说:"咱们这是赶着给老毛送年货呢。" 1976年连着走了两位开国元勋,7月份朱德前脚刚走,9月份毛泽东也跟着去了。 老朱临走前跟儿女交代得明白:"屋里值钱的就那张毛主席像,别的都是公家的。" 这话传到毛泽东耳朵里,老人家红着眼圈念叨:"老朱这辈子,活得透亮。" 这些年每到清明时节,井冈山烈士陵园总能看到年轻人来献花。 2023年国庆期间,朱德纪念馆新开了数字展厅,用全息投影重现了当年会师场景。 工作人员说现在年轻人爱看这个,比老照片生动多了。 前些日子网上流传着段视频,朱德的外孙在直播里讲姥爷当年怎么用扁担挑粮食。 有网友留言说:"现在外卖小哥用的保温箱,跟朱老总那扁担也算隔代亲戚了。" 这话虽然逗乐,倒也说出了老辈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 信息来源: 新华社《井冈山会师95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人民网《朱德纪念馆数字化升级正式对外开放》 央视新闻《开国元勋后人讲述红色故事网络直播活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与朱德革命情谊专题展》 中国军网《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历史档案数字化工程启动》
下面一张照片,是早期的毛泽东和朱德,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分量的二人组,带兵打仗是
海诚看趣事
2025-05-22 10:34:10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