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名机枪手为了躲避日军,选择绕上山路前进,没想到意外发现100多名正

粉头发的咔咔 2025-05-22 10:08:57

1945年,一名机枪手为了躲避日军,选择绕上山路前进,没想到意外发现100多名正在吃饭的日军,他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机枪,心中一狠:跟他们拼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春天,战事已近尾声,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许多中国士兵已经身心俱疲,但没有一个人松懈。 曾岳峰是八路军的一名机枪手,从湖南汉寿出发,跟着部队一路转战,到这一年已经整整五年,他的肩膀上常年背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背带磨出了深深的印痕,衣服也早已洗得发白。 那天清晨,部队正在湘西山区追击一股日军残部,敌人数量不多,但地势复杂,山林密布,曾岳峰在追击途中走散了。 他身上背着十几个弹匣,机枪子弹三百多发,干粮只有一点干硬的玉米饼,他没多想,凭着多年的经验判断方向,决定绕一段小路,争取在天黑前归队。 山路陡峭,泥土湿滑,他走得格外小心,鞋底早就磨平,每走一步都要拿树枝撑着。 前面是一段碎石坡,碎石滚落的声音容易暴露目标,他屏住呼吸,一点点往上挪,就在快要翻过山脊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下面传来说话声,不是中文,是日语,他立刻趴下,从树丛间往下看。 山脚是一片开阔地,有些马匹拴在边缘的树干上,篝火已经熄灭,但锅盖还冒着热气,百来个日军散坐在地上,有的在擦枪,有的围着饭盒吃饭。 曾岳峰观察了一会,发现这些人衣服上多有血迹,显然是刚从村庄扫荡回来,他心里一紧,眼前浮现出当年老家失火的样子。 那年他还是个少年,躲在地窖里亲眼看着鬼子点燃房子,火光中,母亲一边哭一边紧紧抱着他,那一幕之后,他背着家里仅剩的干粮跑去参军。 这次发现敌人是偶然,他知道,错过这个机会,他们一撤回林中就很难对付,山坡上地形有利,能居高临下进行打击,曾岳峰熟练地从背包里取出三脚架,将机枪安放在半掩的岩石后面。 他不急,继续仔细观察敌人的分布,选择最密集的一处,他心里不慌,手指轻轻压住扳机,他用衣角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然后一口气扣动扳机。 子弹从机枪口喷涌而出,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下面的敌人像被炸雷劈中一样跳了起来,一时之间没弄清楚方向,有的直接被打倒,有的连枪都没来得及摸。 十几个敌人刚要站起,就被连续的扫射击中要害,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受惊的战马嘶鸣着挣脱缰绳,有的撞翻了炊具,有的带着鞍具乱蹿。 曾岳峰按住枪身,继续压制,他打得非常稳定,子弹一梭接一梭,他的右肩已经酸痛,但他不敢松手,敌人开始往林子里撤,想要躲避,但空地太开阔,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掩体。 等到有人反应过来,架起轻机枪向山上还击,曾岳峰早就换了一个位置,他像豹子一样,伏低身体爬到另一个石头后,又继续开火。 在他身下,空弹匣一个个掉在地上,叮当作响,他已经顾不上这些,眼前一个个倒下的身影让他感觉不是在打仗,而是在清算一笔血债。 他眼里没有仇恨的火焰,只有一种近乎沉冷的坚决,他打得很准,每一发子弹都落在该落的地方。 子弹打完时,枪管烫得冒烟,他把枪往背上一搭,拿起手雷警戒,他不急着下山,他知道,这种突袭能打出混乱,但不能打死全部敌人。 要收网,还得靠后续部队,他等了十来分钟,听到远处传来熟悉的哨音,是我方的部队赶到了。 士兵从林中冲出来,正好堵住日军逃跑的方向,一场短兵相接很快结束,山脚下的空地变成战场,血水浸透了草地,这场战斗持续了不到半小时,最终全歼了那股敌人。 曾岳峰跟着战友一起清点物资,缴获不少枪支弹药,还有一叠地图,日军的随身物品零散落在地上,有相机、有照片,有用绳子绑着的信件,他没有多看,把战利品装箱时,只挑了一块擦机枪用的旧布,塞进背包。 他回到部队时,队长拍了拍他肩膀,没人说太多话,他把机枪拆下来,擦干净,放回布套里。 天黑之后,他坐在山坡上,看着刚烧完的篝火灰烬,他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遇到同样的敌人,也不确定战争什么时候能结束,他只知道,这场仗值。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网——八千里路铁与血——抗日老兵曾岳峰的杀敌传奇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