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不像中国一样大规模修建高铁呢?就这么说吧,在美国生活过就知道,高铁对美国基本没啥用。
美国那地方,地理条件和咱们这儿差别太大了,就说本土东西距离,从洛杉矶到纽约直线距离快4000公里,坐飞机5小时就能到,票价才150美元。要是换成高铁,就算飙到350公里的时速,也得跑15个小时,票价至少得翻三倍,你说这谁愿意坐呢?
更关键的是,美国城市分布太散了,不像咱们长三角、珠三角那样人口扎堆,像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虽然也算人口密集,但总面积占美国不到1.5%,城市化水平倒是高,可其他地方呢,大片大片都是地广人稀的农村。
这种情况下,修高铁根本收不回成本,连本都捞不回来,谁会去干这赔本买卖?
再看看美国的交通格局,人家航空业那叫一个发达,航班多、票价低,长途出行坐飞机又快又划算,而且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私家车普及率高得离谱,高速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还基本免费。
你想想,一家人出门自驾游,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多自在啊,干嘛非得挤高铁?就算是跨州长途,美国人也更习惯开车或者坐飞机,高铁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刚需。
说到高铁项目本身,美国的情况就更复杂了,就拿加州高铁来说,2008年就立项了,原本预算330亿美元,结果现在已经涨到1280亿美元了,可连1英里的轨道都没建成。
为啥会这样?首先是征地太难,美国土地私有制,修高铁得从私人手里买地,谈补偿、打官司,一套流程下来,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搞不定。加州中央山谷的农民就因为担心噪音和土地被占,死活不同意,直接把项目给搅黄了。
其次是环评周期长得吓人,美国法律要求对高铁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从生态影响到社区噪音,啥都得考虑,光这一项就能拖上好几年。
还有就是政治因素捣乱,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直接取消了加州高铁的联邦拨款,还骂这个项目是“绿色灾难”。政府换一届政策就变一次,项目根本没法连贯推进。
另外,美国铁路货运的地位太高了,美国的货运铁路占全美货物运输的三分之一,利润率高达51%,比房地产和烟草还赚钱。
铁路公司都忙着搞货运挣钱,根本没心思管客运,像美铁的高铁线路,比如东北走廊的阿西乐特快,因为和货运列车共用轨道,实际速度连设计时速的一半都达不到,坐起来又慢又不舒服。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坐高铁呢?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美国的政治体制,修高铁这种大项目需要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齐心协力,可美国的政治体系高度分散,各有各的算盘。
就说佛州高铁吧,从1965年开始论证,中间反反复复,州长换了好几届,项目一会儿上马一会儿下马,最后还是靠私人公司才勉强建成了一段。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像中国这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呢?
其实,美国也不是没想过修高铁,奥巴马当总统的时候,提出要在25年内让80%的美国人坐上高铁,还拨款530亿美元,可结果呢?钱花出去不少,项目却没几个落地的。拜登也想推动高铁建设,可他的计划里连新高铁的影子都没有,最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日本的技术上。
说白了,美国不是不想修高铁,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反观中国,政府能高效决策,人口密集、需求旺盛,高铁自然就发展得起来。所以说,美国不建高铁,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
有悔
地大人少,还是飞机更划算,毕竟高铁除了中国就只剩日本了,另外高铁的成本也很高,没有一定乘客一定会赔钱,现在中国也只强调修了多少公里高铁,只字未提是否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