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患者做手术,心里不放心,硬塞给医生一个红包。医生推辞不过,就把红包收下进了手术室。而做完手术之后,医生又做了一件事情,让患者吃惊不已! 2025 年 4 月的一天,浙江瑞安中医院肛肠科的孙余挺主任在手术结束后,匆匆走向医院的缴费窗口。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钱,郑重地递给工作人员,说道:“请把这些钱充到患者的住院账户里。” 工作人员有些惊讶,但还是迅速按照孙主任的要求完成了操作。这一幕,让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好奇与敬佩的目光。 原来,就在手术开始前,患者家属满脸焦急地将孙余挺主任拉到了一个摄像头照不到的角落。家属从口袋里掏出 800 块钱,硬塞到孙主任手中,言辞恳切地说:“孙主任,接下来就拜托您了。” 孙主任第一反应是拒绝,他深知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收红包这种行为既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也违反医院的规定。 然而,患者家属根本不听孙主任的推辞,还小声强调这里没人看到,不会有人知晓,并且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孙主任看着患者家属急切又焦虑的眼神,心中很是为难。他明白,患者家属送红包,是因为对手术结果的担忧,害怕医生不尽心。如果自己坚决不收,家属可能会一直忐忑不安,甚至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进而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 经过短暂的思考,孙余挺主任决定先收下红包。他接过钱,向患者家属点了点头,便转身走向手术室。家属看到孙主任收下红包,脸上的焦虑似乎减轻了一些,仿佛这 800 块钱能为手术上了一份 “保险”。 进入手术室后,孙余挺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手术中。他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操作。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安静,只有仪器发出的轻微声响。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手术结束后,孙余挺主任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拿着那 800 块钱来到缴费窗口,将钱充进了患者的住院账户。他知道,只有这样做,才能既让患者家属安心,又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这件事在医院传开后,大家对孙余挺主任的做法纷纷点赞。在当今社会,虽然医疗行业的风气已经大为改善,但患者家属送红包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担忧,以及对医生的不信任。 曾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立医院开始自负盈亏,部分医生因收入低且缺乏监管,出现收红包等灰色收入,导致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被严重破坏。即便 2000 年央视曝光 “天价红包” 案例,2014 年政府出台 “九不准” 政策打击收红包行为,可患者心中的担忧依旧难以彻底消除。 孙余挺主任用自己的行动,给患者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医疗行业树立了榜样。他的做法让人们看到,真正的好医生,不会因为有没有红包而改变对患者的态度,治病救人永远是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他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既化解了患者家属的担忧,又维护了医疗行业的尊严与纯洁。 希望能有更多像孙余挺主任这样的医生,用实际行动重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每个医生都能像孙余挺主任一样,用专业与爱心,打破患者心中的疑虑,让医疗环境更加纯净、美好。 信源:医生“收红包”,不处罚还给奖励!——光明网
我把医生屋子里的人都轰出去了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