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曾当过民国大总统的冯国璋有一年带着卫队回乡省亲。他看到路旁有一位正在拾粪的老汉,连忙下马喊道:二舅。那位拾粪的老汉这时也惊喜的说道:原来是国璋外甥啊!这时冯国璋叫身边的随从快去取几封银圆来。
冯国璋,这位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早年生活颇为不易。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靠着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才得以在河间县三十里铺村的私塾里读书,并最终考取了秀才。
甲午战后,练兵之风盛行,冯国璋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投奔袁世凯,从此步入军旅生涯。袁世凯对冯国璋十分器重,将他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悉心栽培。从武卫右军的指挥官,到第六镇的统制,冯国璋在袁世凯的提拔下,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高峰。1906年,袁世凯还特意安排他前往德国考察军事,学习西方先进的练兵方法。
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年幼的溥仪继位,摄政王载沣开始打压袁世凯的势力。朝廷试图拉拢冯国璋,希望他与袁世凯划清界限。冯国璋表面上顺从,私下里却始终与袁世凯保持联系。他这种忠义的品格,使他在北洋军阀中显得尤为特别,被人称为“北洋之犬”。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被迫重新启用袁世凯。冯国璋率领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在汉口、汉阳等地屡战屡胜。后来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冯国璋又成了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但冯国璋的忠诚并非没有底线。1915年,当袁世凯妄图称帝时,冯国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通电全国,陈述利害,最终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阴谋。
冯国璋当上大总统后,有一次回老家探亲,在路上偶然遇到了一个拾粪的老头,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多年未见的堂舅。冯国璋立刻下马与他打招呼,并要送银元给他养老。老头坚决不收,说外甥当了大官还能记得自己这个穷亲戚,就已经很知足了。冯国璋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带着卫兵,一起帮堂舅把粪筐拾满才离开。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人们都称赞他当了大官也没有忘记本。
近年来,冯国璋的后人多次参与历史研讨活动。2021年9月,冯氏家族的代表出席了天津小站练兵园举办的“北洋人物专题展”,并捐赠了冯国璋生前使用过的军装和佩剑。2022年,河北河间市政府修缮了冯国璋的故居,将三十里铺村的老宅改造成纪念馆,门口悬挂着“克勤克俭”的匾额,据说还是冯国璋亲笔所题。当地的老人提起冯国璋回乡的故事,至今还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当大官不摆架子,这才是好官该有的样子。” 读完冯国璋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