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进化粪池去世的男生,其父亲说:儿子学费要一万多,现在被拉去殡仪馆,妻子昏倒了,人走了,学费也不需用了。 5月19日下午,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体育馆附近的人行道上。一名年仅20岁的大一男生,来自重庆璧山一个普通村庄,刚结束体育课。 他与另一位同学抬着一筐篮球,准备送还体育馆。谁也未曾料到,这条他们或许走过无数次的人行道旁,一个没有井盖、仅用简陋木板和几块砖头虚掩,再铺上一层人工草皮的化粪池,正张着“口”等待着他。 男生毫无防备一脚踩空,瞬间坠入化粪池。同行的同学大惊失色,与闻讯赶来的老师一边尝试施救,一边焦急拨打了119。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到场,立即抽取化粪池内的污物。 然而,历经三小时的紧张救援,男生被打捞上来时,早已没了呼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绝望的午后。而目睹这一幕的同学,因受巨大刺激,一度情绪崩溃,呼吸急促、头晕,后被诊断为呼吸性碱中毒,送医后才逐渐平复。 这起惨剧的发生,并非偶然。有知情者透露,那个吞噬生命的化粪池,安全隐患早已存在。它没有安装标准的承重井盖,只是随意搭了几块木板,压上砖头,为了所谓的“美观”,还铺上了与周围环境一色的人工草皮。这样的“伪装”,不仅没起到警示作用,反而构成了一个极具欺骗性的“隐形陷阱”。 据说,这种覆盖物连一个四岁小孩的体重都未必能承受,更别说一个成年大学生。更让人不解的是,如此危险的设施,周围竟没有任何警示标识,也没有设置围栏隔离。化粪池就位于体育馆和公共厕所附近的人行道旁,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区域,人流量不小。学校方面对此却疏于管理,未采取任何有效的安全防护,这种对安全的漠视,为悲剧埋下了致命伏笔。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一个本就拮据的家庭推向了更深的深渊。遇难男生来自农村,父亲已经62岁,仍靠务农支撑家庭;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多病;家中还有一个40岁的哥哥。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父亲在田里的辛劳。男生在校每月生活费约1000多元,而即将到来的大二学年,还有一万多元学费等着交。 事发时,年迈的父亲还在为小儿子的学费四处奔波,谁知等来的却是孩子冰冷的噩耗。62岁的张先生接到学校电话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他后来通过监控看到,儿子和同学抬着篮球走向体育馆,就在人行道旁,儿子突然消失了,监控画面里只能隐约看到上面盖着木板和草皮。 这位痛失爱子的父亲悲痛地说:“儿子学费要一万多,现在被拉去殡仪馆,妻子昏倒了,人走了,学费也不需用了。”话语间是无尽的悲伤与绝望。如今,他们最大的诉求,就是学校能承担起责任,给予合理的赔偿。 事件之后,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发布了一则简短通报,称对该同学的不幸身亡“深感悲痛和惋惜”。不过,这份连遇难学生姓名都未提及的通报,在许多网友看来,显得模糊且敷衍,对事故具体原因以及学校应负的安全责任更是避而不谈。这种态度迅速引爆了公众情绪,网络上充满了对学校安全管理的质疑和对遇难者的痛惜。 有网友直言:“没有用井盖,仅有木板盖住,然后又铺了一层绿色草皮遮盖美化,这不就是‘化粪池陷阱’吗?”大家纷纷呼吁,必须严查学校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以此为戒,彻底排查校园安全隐患,防止悲剧重演。 一位贵州网友所说,化粪池这类危险区域,至少要有警示牌、围栏,并且清理掉上面的遮盖物,让人一眼就能识别。这次事件,也让人们再次聚焦校园安全,尤其是民办高校,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绝不能轻忽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障。 目前,关于赔偿事宜,遇难学生家属仍在与校方艰难协商。我们期待学校能正视责任,拿出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善后,给这个破碎的家庭一些慰藉。更重要的是,这起血的教训必须引起所有学校的高度警觉。 校园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学校应当立即对校园内所有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排查,特别是针对化粪池、窨井、高空坠物风险点等进行重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社会各界也将持续关注此事后续,监督学校是否真正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毕竟,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所有学生和家长最基本的期盼。 然而,仅仅是事后的赔偿和整改,就能完全弥补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一个家庭的巨大伤痛吗? 悲剧已经发生,生命无法挽回。我们唯有以这起事件为鉴,深刻反思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希望每一所学校,都能真正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让校园成为学生们安全、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也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让我们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果然人不能太老实了。重庆大学生在学校掉进化粪池,他的父亲说:人是3点51分掉
【14评论】【10点赞】
十年心
真是好惨!死得好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