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栋楼业主要加装电梯,其中一户业主算了算要拿出8万多,于是便放弃了参与,哪

害羞的小丽 2025-05-20 19:52:24

福建,一栋楼业主要加装电梯,其中一户业主算了算要拿出8万多,于是便放弃了参与,哪曾想安装电梯仅仅过去了三年,女子就反悔了想要使用电梯,结果遭到了其他业主的拒绝,一气之下,女子直接用锁锁上了电梯门,被拆除后,女子竟然将同楼的其他业主告上了法院,结果却让人意外。 "咔嗒"一声,电梯门被一把黑色的大锁牢牢锁住。站在楼道里的杨女士看着被自己锁住的电梯,手里还紧握着钥匙。这一刻,八层楼道里的争吵声此起彼伏,邻里之间的矛盾终于到达了顶点。谁能想到,这小小的一把锁,竟是这场持续三年电梯纠纷的导火索。 要说这事的起因,还得从三年前说起。杨女士所在的这栋楼房位于福建,共有八层,每层两户,总计十六户居民。这栋楼房建设较早,在规划设计时并未安装电梯。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对于住在高层的业主来说,每天爬楼梯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2022年初,有业主提出了加装电梯的建议。这个提议很快在楼内传开,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经过初步摸底,十六户居民中有十户表示愿意参与电梯加装项目。然而,作为顶层住户的杨女士,在了解到自己需要承担八万多元的分摊费用后,最终选择了退出。 在确定参与业主后,这十户业主迅速展开行动。他们召开了多次会议,讨论电梯安装的具体事项,包括费用分摊、施工方案等各个细节。最终,这十户业主成功筹集了六十七万元的安装费用。为了确保后续电梯使用的规范性,十户业主还特别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电梯使用和管理公约》。 这份公约明确规定了几个重要内容:首先是出资比例的确定,业主按照楼层高度承担不同比例的费用;其次是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责任,规定了维保费用由参与业主共同承担;最重要的是,公约中特别注明,未参与出资的业主既不能使用电梯,也不承担任何维护责任。如果未参与业主日后想要使用电梯,需要获得全体参与业主的一致同意,并支付相应的补偿款。 电梯安装完成后,十户业主开始正常使用这部新装的电梯,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对于未参与出资的业主来说,特别是杨女士这样住在顶层的住户,眼看着邻居轻松乘坐电梯上下楼,而自己每次买米买面都要自己搬运,这种落差感与日俱增。 更重要的是,杨女士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偶尔来访。每次老人上下八楼,都需要停下来歇息好几次。眼看着隔壁邻居家的老人轻松乘坐电梯上下楼,杨女士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然而,这个决定已经让她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面临着一个两难的困境:是继续忍受不便,还是想办法加入使用电梯的行列? 这个困境最终导致了开篇那一幕的发生。但谁都没想到,一把锁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让这起纠纷走上了法律的道路。而这,也只是这场电梯纷争的开始…… 三年的时光,对于杨女士来说异常煎熬。每天看着电梯在楼道里上上下下,自己却只能步履维艰地爬楼梯。一次意外的扭伤,让她更加意识到电梯的重要性。拖着略显跛脚的腿上下八楼,这样的经历让她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女士私下找到了几位参与安装电梯的邻居,提出愿意按照当初的八万元标准加入使用。然而,邻居们的回答让她始料未及。他们表示,三年前的八万元和现在的价值完全不同,如今要加入使用权,显然不能按照原价计算。 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社区调解员也参与进来,试图化解这起邻里纠纷。调解员指出,电梯使用三年来的维护成本、折旧费用都需要考虑在内。但面对调解方案,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眼看着调解陷入僵局,杨女士的情绪愈发激动。她开始在家中制造噪音,更做出了锁住电梯门的过激行为。 这一系列行为彻底激怒了其他业主。十户共同出资的业主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明确拒绝杨女士以任何优惠条件加入使用权。在他们看来,当初建设电梯时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现在电梯建成了,不能让一个当初明确拒绝参与的业主轻易享受成果。 走投无路之下,杨女士选择了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她向法院提起诉讼,将十户业主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十户业主出示了三年前杨女士签字放弃参与的证明,同时提出如果杨女士现在要使用电梯,需要支付二十五万元的补偿款,并要求她为之前的过激行为道歉。 这起案件的焦点在于:杨女士是否有权获得电梯的使用权?法院经过审理,援引了《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关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规定,以及第二百七十四条关于建筑区划内公共设施归属的规定。同时,考虑到《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第7条规定,增设的电梯产权归该梯号业主共同共有。 最终,法院作出了一个折中的判决:确认杨女士对电梯具有使用权,但需要支付十七万元的补偿款,相当于原始出资的两倍。这个判决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补偿金额过高,认为应该按照原始出资额加上三年利息和维护成本来计算;也有人质疑最初八万元出资额的计算方式。

0 阅读:57
害羞的小丽

害羞的小丽

害羞的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