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报机构确实很厉害!昨天刚提醒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尽快撤离,今天以色列就遭遇

沉默会不会比较好 2025-05-20 18:16:03

中国的情报机构确实很厉害!昨天刚提醒在以色列的中国公民尽快撤离,今天以色列就遭遇了导弹袭击。

这事儿得从中国驻以色列使馆5月16日发的那个“极高风险”预警说起。当时使馆把以色列北部几个区域标成红色,直接说 “已在当地的人员和机构尽快撤离”,用词特别狠,就差直接喊 “快跑” 了。

结果两天后,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弹道导弹就被以色列拦截了,而且自 3 月以来这类袭击已经有 35 次了。这可不是巧合,背后是中国情报系统的硬功夫。

先说情报怎么来的,中国在中东有张看不见的网,一方面,咱们和沙特这种地区大国搞战略防务伙伴关系,情报共享是家常便饭。

沙特作为海合会老大,在红海和也门周边有大量军事部署,他们的雷达网和无人机监测数据能实时传到中国这边。比如这次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沙特的预警系统可能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然后通过中沙情报通道传给我们。

另一方面,中国的商业卫星也在干活,像和阿曼合作的 “阿曼星一号”,能拍 1 米分辨率的照片,还能在轨智能识别船只和飞机。这种卫星虽然名义上是民用,但战时完全可以转为军用。

胡塞武装在也门的导弹发射场、运输车队,很可能早就被咱们的卫星盯上了。而且中国还有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它的西部星专门盯着印度洋和中东,红外传感器能监测到导弹发射时的尾焰。

再加上地面情报网络,中国在以色列的使馆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和当地的安保公司、商会都有密切联系。以色列军方 5 月 17 日集结 5 个装甲师南下加沙,这种大动作肯定会在当地引发各种消息,使馆的线人可能当天就把情报传回来了。

而且中国在中东的 “一带一路” 项目有大量中资企业,这些企业员工也会提供一线信息,比如交通管制、物资调动这些细节,综合起来就能判断局势走向。

还有个关键因素是中国的中立立场。咱们不像美国那样公开挺以色列,也不像伊朗那样直接支持抵抗武装,这种超然位置反而能听到各方声音。

比如哈马斯高层被炸死后,他们的报复计划可能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中国这边,毕竟中国在巴以之间一直扮演调停者角色。

再加上中国和伊朗有航天合作,虽然美国老说咱们给伊朗卫星技术,但实际上这种合作也让中国能间接掌握伊朗支持的武装动向。

不过预警能这么准,还得靠情报分析的硬实力,中国情报机构不是拿到数据就直接发警报,而是会交叉验证。比如卫星发现也门某基地有异常活动,地面情报又说当地武装在转移导弹,再加上沙特的雷达数据,这三个信息对上了,才会触发撤离命令。

而且他们还会分析以色列的军事动向,像这次以军进攻加沙,明显是想彻底清除哈马斯,但哈马斯和胡塞武装是盟友,报复是必然的,这种连锁反应中国情报部门早就预判到了。

另外,中国在中东的布局是长期的,从 2016 年开始,咱们就在推动 “一带一路” 和中东安全构建,和 19 个国家签了合作文件,这种深度参与让中国对地区局势有更敏锐的嗅觉。

就像下棋,别人只能看到眼前几步,中国已经看到了整个棋局的走向。比如这次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中国早就判断会外溢到红海和也门,所以提前把风险等级调高,让公民撤离。

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使馆发预警是 5 月 16 日,而导弹袭击是 18 日,中间隔了两天。这两天可不是干等,而是情报部门在持续追踪。胡塞武装发射导弹前,肯定会有无线电通讯、人员调动这些迹象,中国的电子监听系统可能早就截获了相关信号。

而且以色列拦截导弹后,中国情报机构还能通过分析残骸,反推胡塞武装的技术来源和战术变化,这对后续预警很重要。

当然,中国情报机构也有失手的时候,但这次确实漂亮。从预警到袭击发生,时间差只有一天,这说明他们的情报链条非常高效。

而且这种预警不是第一次,2024 年伊朗袭击以色列前,美国情报也提前预判了,说明大国在中东的情报博弈一直很激烈。但中国这次能在以色列眼皮子底下做到,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最后,得说说为啥中国这么重视中东。这里是 “一带一路” 的关键节点,中国在以色列有不少科技合作项目,在沙特、阿联酋有能源投资,这些都需要安全保障。而且中东局势一乱,能源价格波动、航运受阻,直接影响中国经济。

所以中国情报机构在中东的预警,既是保护公民,也是维护国家利益。这次以色列导弹袭击后,中国公民基本都撤出来了,这就是情报工作的价值。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沉默会不会比较好

沉默会不会比较好

喜欢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