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1938 年,台儿庄战役的硝烟里,莫德宏率部在外围与日军厮杀。日军炮火凶猛,大地震颤,他身先士卒,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当一小队日军被困寺庙举白旗时,莫德宏眼前闪过南京大屠杀的惨状:三十多万同胞倒在血泊中,尸横遍野。这些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的侵略者,根本不值得饶恕。他眼神决绝,下令将百余日军斩首,并把尸体抛在庙外。后续日军见此场景,惊恐万分,他们从未料到会遭遇如此强硬的中国军队。 莫德宏 1893 年生于广西苍梧县贫寒之家,父亲早逝,他与姐姐靠母亲种菜为生。即便生活困苦,他对读书的渴望从未熄灭。每天天未亮,他借着晨光诵读经典;夜晚,在昏暗灯光下研读四书五经。长期苦读,让他不仅熟知典籍,更能明辨封建思想中的是非曲直。 那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列强侵略不断。莫德宏看着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空有学识却无力改变现状,内心满是痛苦与不甘。最终,他毅然弃笔从戎,考入广西军官学校。在学校里,想到祖国的苦难,他学习更加拼命,课堂专注听讲,训练场挥汗如雨,成绩在学子中出类拔萃。 参军后,莫德宏开启军事生涯。剿匪时,他在深山与土匪周旋。一次围剿龙潭峡土匪,土匪与土豪勾结,还在官兵饮水中投毒。莫德宏抵达后,将相关人员看管起来,断了土匪耳目,迅速完成清剿,也因此从排长升任连长。北伐战争中,他冲锋陷阵,一路晋升,声名渐起。 1937 年,日寇全面侵华,莫德宏所在桂系部队北上参战。他调任国民革命军第 174 师少将副师长兼 520 旅旅长,前往苏北海州布防。年底,日军从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江北进,莫德宏率部迎击,几乎全歼来犯之敌。 1938 年初,莫德宏部队编入 31 集团军。台儿庄战役时,日军板垣、矶谷师团来势汹汹,他率部负责外围战斗。面对日军猛烈进攻,莫德宏创新战术,将部队分作防御、进攻和预备三部分。战斗中,防御部队先挫敌锋芒,进攻部队趁乱出击,后又佯装撤退设伏,成功围歼数百日寇,“变防御为进攻” 的战术在军中推广。 战役正酣时,莫德宏收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军情紧急,他强忍悲痛,将对母亲的愧疚化作杀敌的力量。台儿庄战役后,他转战安徽,在北树庄被围,面对粮尽的困境,他声东击西反守为攻。战斗中两发炮弹在他身边炸开,他被气浪掀飞埋入浮泥,所幸仅震聋耳朵,半月后恢复。 1942 年 12 月 18 日中午,日军飞机在安徽太湖弥驼寺上空盘旋。莫德宏果断下令开炮,高射炮齐发击落敌机,机上 12 人毙命,其中就有南京大屠杀策划者、日军第 11 军司令冢田攻大将。莫德宏因此记功,此后继续在抗日战场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拼尽全力 。 信源: 《德重恩弘的抗日英雄莫德宏》 抗日战争纪念网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5-20 16:54: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