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会有中年危机,全球程序员数量大概3000万左右,而中国就有1000万左右,占比高达30%,而且亚洲地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的程序员数量年增长率超过5%,而欧美才2%左右。 基数大,增长快,每年大量的年轻程序员源源不断地加入这个行业,知识老化、卷不动的中老年程序员确实没啥竞争优势,自然会面临被淘汰的职业危机了。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的发源地和领头羊,程序员的数量才500万,大部分基础设施软件领域,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工业软件,AI等等,主要在美国,这些领域本身又是越老越吃香的领域,所以美国的程序员,比较少出现中年危机。 美国跟中国不同,美国没有终身制的公务员,所以,金融和科技行业都是有钱阶层喜欢的行业,换句话说,有钱人并不会为了生存去卷,会更喜欢投入资源和时间搞创新。 中国不太一样,在中国从事技术的人(中科院的科学家除外)社会地位并不高,上岸做公务员的就不说了,但凡家里有点钱或头脑活络的孩子,不见得会喜欢从事程序员这种苦工作,做投资和做生意赚钱更快,所以,中国的程序员群体聚集了很多没啥家庭背景的孩子,为了在城里有套房,养活老婆孩子,唯有靠卷了,一直卷到中年卷不动为止。 在中国,如果你是公务员,老师,医生,或者是记者什么的,哪怕你年薪只有20万,很多人都会很非常尊重你,但是如果你是程序员,即使年薪100万,很多人不见得喜欢,社会上普遍有一种偏见:程序员木讷,不修边幅,不解风情什么的。 看看婚恋市场就明白了,一个做老师的,年薪20万,一个做程序员的,年薪100万,女孩子闭着眼睛都会选做老师。 除了北上广深,对于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女孩子来说,嫁给体制内的人做老婆,绝对是一件很体面的事,但是嫁给程序员,哪怕年薪百万,也不够体面。
董明珠再点名小米汽车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如果你不喜欢小米,那你直接骂小米就完事了
【4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