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张大千想从韩军长手里得到一幅画,韩军长开口说:500两黄金和20张明

牧童的娱论 2025-05-20 09:19:59

1946年,张大千想从韩军长手里得到一幅画,韩军长开口说:500两黄金和20张明代的画,缺一不可。张大千无奈答应下来。   1946年,战乱刚结束不久,整个中国都还在动荡中挣扎。   可就在这个时候,画坛却悄悄发生了一场关于一幅古画的争夺战,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大千。   那年,张大千在上海的一家老字号古董店——国华堂,偶然看到一幅山水画。   画上山势绵延、笔法古朴,水墨淡雅中透着一股子古韵。   张大千当时就被吸引住了,心里一动,暗暗猜测这画来头不小,可能是五代时期董源的作品。   张大千不是普通的买家,他不仅是个画家,还是有名的鉴定家。   他看的越久,就越觉得这画不一般,于是,他开口向掌柜提出购买,开出了不低的价格。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掌柜一口回绝,说这画是他们家的传家宝,不卖。   张大千虽然很遗憾,但也只能作罢,此后,每次经过国华堂,他总会进去坐坐,只为了多看几眼那幅画。   没过几年,国华堂的掌柜去世了,家产由下一代接手。   张大千觉得机会来了,想着也许后人不像老掌柜那么执着,说不定能出手。   他便托人打听,准备出价购画。   谁知道,他还没来得及行动,这事就被韩军长抢了先。   韩军长是驻军的军官,平时不太懂画,可这次不知从哪听说张大千对这幅画垂涎三尺,便抢先出手,把画高价收了过去。   张大千听说后,心里那个懊悔啊,差点没拍桌子。   无奈之下,他只好亲自登门去找韩军长,两人见面,寒暄几句之后,张大千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说自己愿意出高价换回那幅画。   韩军长倒也爽快,直接开出条件:“这画想拿走可以,500两黄金,再加20张明代名画,一样都不能少。”   这价格,简直是狮子大开口,500两黄金在当时就是一大笔巨款,还要20张明代名家真迹?   张大千听完都傻了,脸色当场变了。   但他实在太喜欢那幅画,咬咬牙,还是答应了。   接下来几个月,张大千开始疯狂变卖家当,抵押房产,连他自己的画都拿出来换钱。   他托人在全国各地找明代的画,像沈周、文征明、仇英、唐寅这些名家的画,能找到就买。   整整折腾了几个月,他终于把韩军长要的那20张明代画和500两黄金凑齐了。   交易那天,张大千亲自去把画换回来。   他一拿到画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铺在桌上反复看。   看着看着,他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震惊。   那种笔墨,那种布局,那种气息,简直就是董源的风格!   他一眼就认出来,这画果然是董源的真迹!   董源是谁?是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大师,传世作品极少,而张大千自己又是临摹古画的高手,他太熟悉董源的画风了。   这种级别的真迹,就算倾家荡产也值了!   张大千把画藏得很好,平时几乎不外借,也不轻易示人。   直到1950年代,他去了台湾,这幅画也被他带过去了。   后来台北故宫的馆长上门拜访,说想为国家收藏一些稀有的古画,张大千没多说什么,直接把这幅董源的画拿出来送给了他们。   馆长当时都惊呆了,不敢相信张大千会愿意捐出这么宝贵的真迹。   但张大千只是淡淡地说:“这画放在我这也只能落灰,不如让大家都看看。”   后来,台北故宫请专家鉴定,确认这就是董源的真迹,全画坛都为之震动。   很多人感叹张大千不仅眼光毒辣,而且胸怀宽广,能舍得自己花大价钱换来的宝贝,捐出来给国家收藏,实在是难得。   事后,张大千对朋友说:“那幅画啊,我跟它有缘。从一开始只是看两眼,到后来为了它倾家荡产,最后又亲手送它回归故宫。这辈子啊,真是为了它操碎了心。”   参考资料: 中华珍宝馆 五代 董源 江堤晚景图(全色版) 中华珍宝馆  2020-10-11

0 阅读:22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