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晚,慈禧吃过晚饭想要“方便”,李莲英立刻用头顶着马桶,进来侍奉。慈禧方便完后,冷冷地对李莲英说:“你的水平可比安德海差远了!
慈禧1835年11月29日出生在北京,满洲镶蓝旗人,家里不算显赫,父亲惠征是个地方官。她17岁那年,也就是1852年,进宫当了兰贵人,后来改名叫懿贵人。凭着脑子活络和长得不错,她很快得到咸丰帝的宠爱。1856年,她生下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地位蹭蹭往上涨,成了懿妃。1861年咸丰帝死了,载淳当皇帝,她跟慈安太后一起被尊为皇太后,得了“慈禧”这个称号。她跟恭亲王奕䜣搞了辛酉政变,把权力抓在手里,垂帘听政快50年。慈禧这人,手腕硬得很,生活也讲究排场,镇压太平天国、搞洋务运动,都是她说了算。不过,她治国能力常被人吐槽,说她只顾自己享受,不管国家死活。可话说回来,清朝那时候内忧外患,她能稳住局面,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李莲英,原名李进喜,1848年11月12日生在河北大城县,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是个卖皮货的,生意还黄了。1853年,他6岁就净了身,1856年进宫当太监,从最底层的杂役干起。这家伙脑子灵活,手脚勤快,1867年升到二总管。1869年,安德海死了,他顶了位置,慈禧还给他改名叫连英,大家都叫他莲英。从那以后,他成了慈禧最信任的太监,陪了她整整53年。李莲英这人会来事,知道怎么讨主子欢心,可也因为权势太大,外面骂他的人不少。他的一辈子,跟慈禧绑得死死的,离了她,他啥也不是。
那天晚上,慈禧吃完晚饭,肚子有点动静,想“方便”。宫里这事,太监得伺候得妥妥当当。李莲英得了信,立马行动。他披了件灰布袍子,双手托着个木头马桶,额头抵着边沿,脚步小心地挪进来。那马桶是雕花的,擦得干干净净,还带着点檀香味。他跪下,把马桶放好,低着头不敢吱声。慈禧慢悠悠坐上去,脸上没什么表情。李莲英大气不敢出,手里拿了块叠好的丝绢,等着递过去。慈禧弄完后,他赶紧把丝绢递上,她用完随手扔地上。李莲英麻利地捡起来,动作快但小心翼翼。慈禧站起来,瞅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了句:“你的水平比安德海差远了!”李莲英一听,心里咯噔一下,额头都冒汗了。他知道安德海是慈禧的老心腹,伺候得那叫一个周到,自己这新手上路,确实比不了。他赶紧低头认错,想着得好好学学,不然这差事干不长。
那次挨批后,李莲英心里憋着劲儿,跑去跟安德海请教。安德海表面上教他点东西,比如用温水、放鲜花、选好点的绢布,可背地里不乐意他抢风头。有一次,安德海出馊主意,让他在马桶边撒上西域来的茶叶,说慈禧喜欢这味儿。李莲英照办,结果慈禧一看就火了,骂他浪费,脑子不好使。李莲英忙道歉,慈禧点破这是安德海的坏主意,让他多个心眼。从那以后,李莲英学聪明了,不光听安德海的,还找别的老太监取经。他开始注意水温,挑柔软的绢布,动作也更轻,慢慢地,慈禧看他顺眼了。1869年,安德海因为私自跑出宫,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了头。李莲英趁机上位,成了慈禧身边的头号太监,管着内廷一大摊子事。他忠心耿耿,伺候得小心翼翼,权势也越来越大。
李莲英靠着这份谨慎和努力,一直陪着慈禧到最后。1908年,慈禧死了,享年73岁,葬在东陵。她走的时候,清朝已经摇摇欲坠,她这辈子攒下的名声也不好听,有人说她误国,有人说她厉害,能管住那么乱的摊子。李莲英呢?慈禧一死,他就没啥用了,退出宫廷,过起了低调日子。1911年,他病死在北京,63岁,埋在恩济庄。他活着靠慈禧,死了也没掀起啥风浪。两人这辈子,绑在一起,离了谁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