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看了他一眼:“配枪不错。”高志远闻言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5-19 18:15:44

1939年,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去开会,萧克看了他一眼:“配枪不错。”高志远闻言,立马把手枪上交,谁知,下一刻就被抓了起来! 1939年,战火烧得正旺,冀东抗联总司令高志远接到通知去开会。他腰间别着手枪,信心满满走进房间。萧克扫了他一眼,淡淡说了句“配枪不错”。高志远二话不说就把枪交了上去,可谁能想到,下一秒,门外脚步声乱成一片,一群士兵冲进来把他围住。这场面来得太快,高志远还没反应过来,命运就翻了篇。 得从当时的大背景说起,1939年,抗战正打得如火如荼,冀东那块地儿尤其乱。日本鬼子占着大片地方,抗联这边拼了命地抵抗。高志远是冀东抗联的总司令,手底下管着不少部队,算得上是个硬角色。他那时候已经打了好几年仗,经验丰富,名声也不小。萧克呢,当时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地位比高志远高,俩人本来应该是战友关系。 可这次会议,咋就成了高志远的滑铁卢呢?先说说冀东抗联的情况。冀东那地方,东边挨着山海关,西边靠着北平,战略位置重要得很。可也正因为这样,日本鬼子盯得紧,抗联的日子不好过。 高志远带着队伍,经常得跟鬼子硬碰硬,还要防着地主武装和土匪捣乱。队伍里头成分复杂,有农民,有工人,还有些散兵游勇,管起来不容易。加上物资匮乏,武器弹药全靠自己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高志远能把这支队伍带起来,靠的是胆识和威信,手里的枪就是他的底气。 1939年,抗联和八路军关系挺微妙。八路军是主力,抗联算地方武装,两边合作多,可也有摩擦。萧克那句“配枪不错”,表面上是夸,实际可能是试探。高志远一听,立马把手枪交上去,这动作看着是表忠心,可也暴露了他有点过于耿直的性格。当时的环境,信任是个稀罕东西,谁也不知道旁边的人心里打啥算盘。结果枪刚交出去,士兵就冲进来把他抓了,这节奏快得让人懵。 为啥抓他?这里头说法不少。有人说高志远被怀疑跟鬼子有勾结,这话听着离谱,可那年头谣言满天飞。有证据吗?没啥硬证据,全是捕风捉影。抗联内部本来就乱,派系斗争也不少,高志远管着部队,手握实权,难免有人眼红。还有人说,这是上头故意整他,想杀鸡儆猴,整顿纪律。萧克在这事儿里到底啥角色,也没人说得清。他是奉命行事,还是自己起了疑心?没个准信儿。 高志远被抓后,下场挺惨。没多久,他就没了音讯,有人说他被秘密处决了,有人说他死在牢里。真相咋样,没人能打包票。那时候通讯落后,档案又丢了不少,想查清楚难上加难。但有一点能肯定,他这一辈子都在打鬼子,没干过啥对不起人的事儿。结果呢,却栽在自己人手里,说起来真有点憋屈。 这事儿放到抗战大背景里,其实不稀奇。那几年,抗联里头被误会、被冤枉的人不少。打仗嘛,乱哄哄的,谁也保不齐哪天就踩了雷。内部不团结,外头敌人又强,日子能好过才怪。高志远这人,算得上是个英雄,可英雄也不见得有好下场。他交枪那一下,是真心也好,是无奈也罢,都改变不了结局。 这桩事儿,搁到现在看,还是挺让人唏嘘的。高志远要是多留个心眼儿,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可话说回来,那年头谁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多疑了,可能啥也干不成;太耿直了,又容易吃亏。抗战打了八年,多少人稀里糊涂就没了,高志远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