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智是毛主席的秘书,两人共事10年却被调走,临走前毛主席跟高智说:“你在

运赛过去 2025-05-19 18:02:37

[太阳]高智是毛主席的秘书,两人共事10年却被调走,临走前毛主席跟高智说:“你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很有感情,不管你到了哪里,你都要为我做一点事情,我要请你帮忙。” 高智跟毛主席共事十年,从一个陕西农村娃成长为中南海里的机要秘书,处理过无数机密文件,见证了新中国最艰难的岁月。可就在1962年,他突然被调走,离开那个日夜亮灯的书房。临走前,毛主席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高智,1928年生在陕西佳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那时候战乱频发,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股倔劲。10岁进了小学,后来考进绥德师范学校,16岁就入了党,年轻轻地投身革命。1945年,他被挑去杨家岭中央机要科,接受保密训练,专门处理机密电报。那会儿他才17岁,手脚麻利,脑子活泛,很快就崭露头角。1947年,国民党打到延安,他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渡黄河,到了西柏坡,一路上负责传递紧急电报,压力大得晚上睡不着觉。 1952年,高智正式调到毛主席身边当机要秘书,开始了十年的贴身工作。他不光管文件、记会议,还得帮着处理各种杂事。从抗美援朝的电报到土改的报告,他都得整理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中南海里忙得像打仗,他每天跟着一堆公文打转,眼睛熬得通红。毛主席工作起来不要命,经常通宵看材料,高智就陪着,困了就拿凉水洗脸。他慢慢摸出门道,学会了怎么在乱七八糟的文件堆里抓住重点,也明白了毛主席常说的“为人民服务”不是空话。 1960年,国家日子不好过,粮食紧缺,毛主席带着人下基层查实情。高智去了河南信阳,看到老百姓饿得啃树皮,心里跟刀割似的。他连夜写报告,把情况一五一十反映上去。从那以后,他对毛主席的敬佩又多了一层,总觉得这领导人真把老百姓的苦放在心上。1962年,他却主动提出回陕西工作。这决定来得突然,很多人不理解,毕竟在中南海待了十年,多少人挤破头想进来,他倒好,说走就走。 其实,高智心里有自己的算盘。他觉得自己待在中央时间够长了,想回老家干点实事,把毛主席的教导用在基层。毛主席听他说完,沉默了一会儿,最后拍板同意。临走那天,毛主席把他叫过去,说了那句让他记一辈子的话:“你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很有感情,不管你到了哪里,你都要为我做一点事情,我要请你帮忙。”这话听着简单,可份量重得像座山。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白:高智走哪都得想着老百姓,把他们的日子过好。 回到陕西,高智没把自己当过“大人物”。他在省委研究室找了个普通岗位,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风吹日晒也不吭声。同事问他以前干啥,他只笑笑说“跑腿的”,从不提中南海那十年。他干活特别实诚,走村串户,了解老百姓的难处,回来就写报告,字写得工整得像练书法。有一回妻子生孩子,他还在黄河边查水情,风沙满脸也没回家,硬是把报告写完才赶回去。他常跟人说,毛主席教他的不是拿来吹牛的资本,而是踏踏实实干事的道理。 1964年,中央计划给毛主席弄个骑兵大队,高智跑去北京帮忙挑马。他对这个任务上心得很,可没多久骑兵队就散了,他挺失落。后来才知道,那时候毛主席忙着开会,根本没空管这些。1965年,高智出国前特意去北京,想再见毛主席一面。那次见面,毛主席头发白了不少,精神也不如从前,高智心里酸酸的,只说了句“多保重”就走了。 1976年毛主席去世,高智在家喝了一天一夜酒,难受得不行。后来他去北京参加追悼会,见了老同事,感慨这些年大家都变了样。他把毛主席用过的麻将送给李敏,算是留个念想。1995年退休后,他在西安过起了普通日子,开始整理回忆,写了几本书,像《机要秘书的思念》《在毛主席身边》,记下跟毛主席的点点滴滴。这些书没啥华丽词藻,就是老实巴交地讲故事,很多人看了都觉得亲切。 高智这辈子没干过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用行动把毛主席的话落到了实处。他不图名不图利,就想着怎么让老百姓过得好点。2016年,他在西安去世,88岁,走得安静。他的故事听着不轰轰烈烈,可细想想,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那份初心,不容易。他跟毛主席的十年共事,不是一段普通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一种信念的传承。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