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南通市土地庙里,一个跑江湖的汉子抓起一条剧毒腹蛇,冲着蛇头,伸出舌头

海诚看趣事 2025-05-19 11:33:37

1956年,南通市土地庙里,一个跑江湖的汉子抓起一条剧毒腹蛇,冲着蛇头,伸出舌头。蝮蛇“咻”一下咬住他的舌尖,把舌头都拉了出来,汉子干脆把蛇头塞进嘴里,一口咬下来。 季德胜打小就跟着老爹在山上转悠逮蛇。 这家人干的营生跟旁人不同,专挑毒蛇下手。 那年头发大水冲了房子田地,庄稼汉们没得吃没得住,季家爷俩就靠着逮蛇取胆的手艺硬是撑过了灾年。 要说这逮蛇的门道可深了去。 季老爹有套祖传的绝活,手心里抹上青蛙汁往蛇洞口晃悠两下,再吹几声口哨,甭管多精的蛇都得探头。 那年深更半夜在驿站撞见的蟒蛇精,水桶粗的身子盘在房梁上,吓得掌柜的半年没敢开门做生意。 季家爷俩抄起家伙就进了屋,一个拿竹竿套蛇头,一个摸出银针扎七寸,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祸害给收拾了。 取蛇胆制药的秘方是季家的命根子。 季老爹临走前把方子口传给儿子,千叮万嘱宁可带进棺材也不能外传。 季德胜守着这方子在江湖上闯出名号,甭管多刁钻的蛇毒,到他手里三副药下去保准能活命。 那会儿东洋人开着汽车来买秘方,先礼后兵不成,直接让泥腿子把他揍得鼻青脸肿。 季德胜连夜卷铺盖躲进深山老林,在土地庙里一猫就是十几年。 要说这人跟人的缘分真像老话说的,山不转水转。 南通中医院的朱良春院长踏破铁鞋,硬是在山坳里寻见了这位蛇王。 五十多岁的季德胜胡子拉碴坐在破庙门槛上,听说要请他去城里坐堂看病,乐得直拍大腿。 更叫人想不到的是,他当场要把祖传秘方白送给国家。 朱院长劝他再想想,季德胜眼一瞪:"治病救人的东西捂着干啥?老祖宗传手艺是为造福百姓,可不是让咱当传家宝藏着掖着!" 这秘方一公开可了不得。 药厂照着方子批量生产,南到云南深山,北到黑龙江林场,救回来的中毒患者少说也有万把人。 原先只在南通地界闻名的蛇药,如今成了全国各大医院的常备药。 要说这季老爷子也真是个奇人,前半辈子跟毒蛇打交道,后半辈子跟药罐子较劲,愣是把个土方子折腾成了救命仙丹。 前些年南通电视台做《寻访老手艺》节目,记者扛着机器找到季家后人。 季德胜的孙子如今在中药厂当技术顾问,逢人就念叨爷爷当年传下来的规矩:"采药不过三,留根好传家"。 市里头去年刚把季家老宅改成了中医药文化馆,里头摆着老爷子用过的蛇药罐子、逮蛇的竹篓家什。 要说最惹眼的还得数那张发黄的秘方手稿,玻璃罩子底下供着,旁边立着块铜牌子,上头刻着八个大字——"医者仁心,济世为怀"。 南通市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上挂着季德胜的人物专题,最新动态显示他的蛇药制作技艺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院每逢节气就在门诊大厅支摊子,免费发放改良版蛇药香囊,来领的老百姓能从挂号窗口排到大门口。 要说这季老爷子留下的可不单是个药方子,那是把悬壶济世的心肠烙在了南通城的地界上。 信息来源: 南通市中医药管理局官网《非遗项目公示》 南通电视台《寻访老手艺》专题纪录片 3.《江海晚报》报道《蛇药香囊守护百姓安康》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 阅读:149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