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 陈赓:“你是谁家的孩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作为国家尖端科技人才的摇篮,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 一个名叫左太北的姑娘满怀期待地填写了这所顶尖学府的报考志愿,她的高考成绩远超录取线,却在发榜日遭遇晴天霹雳——政审不通过。 这个结果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诧异。 左太北的父亲是八路军名将左权,1942年在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壮烈殉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母亲也在革命队伍中历经风雨,含辛茹苦将女儿培养成品学兼优的青年。 这样根正苗红的家庭背景,本该是政审环节最可靠的保障。 问题出在亲属关系栏里填写的二伯父。 这位长辈早年加入过国民党军队,虽然1949年后主动投诚并接受改造,但在那个政审程序严苛的年代,这样的历史污点足以影响三代。 时任哈军工院长的陈赓大将接到汇报后,望着档案材料陷入沉思。 这位与左权将军在黄埔军校同窗、在抗日战场并肩的老战友,比谁都清楚烈士遗孤不该承受这样的委屈。 经过特别会议研究,哈军工党委作出破格录取的决定。 陈赓亲自在录取通知书上签字时,特意叮嘱工作人员:"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岂能让他们的后代受委屈?" 这个插曲后来成为哈军工校史上彰显人性化管理的典型案例,也为特殊时期的政审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进入导弹工程系的左太北展现出将门虎女的风范。 这个被男生占据九成的专业里,她不仅跟上了高强度课程,毕业设计时提出的燃料优化方案还被西北某试验基地采用。 特殊年代里,她主动申请到戈壁滩参与"两弹一星"配套工程建设,在茫茫沙海中一干就是十三年。 改革开放后,左太北调任航天工业部担任技术顾问。 她主持编写的《运载火箭故障案例汇编》至今仍是航天学院的指定教材。 退休后仍坚持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的论证会议,直到七十五岁才真正离开工作岗位。 2019年春天,这位把半辈子献给国防科技事业的老人安详离世,骨灰遵照遗嘱撒在了父亲战斗过的太行山区。 左太北的女儿如今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担任高级工程师。 2021年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后,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特意提到:"母亲常说,当年那张险些错过的录取通知书,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命运。" 这句话被刻在哈军工纪念馆的英烈子女纪念墙上,与左权将军的抗战家书陈列在同一个展柜里。 信息来源: 人民网《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的航天人生》专题报道 央视新闻《英烈后代访谈录》系列节目 哈军工校史馆公开档案《1960级学员录取特殊情况说明》 新华网《神舟十二号背后的航天世家》人物特写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陈
海诚看趣事
2025-05-19 10:33:40
0
阅读:65
嗨维修 至诚至诚修手机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