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赖清德在某播客访谈节目中,出人意料地谈及两岸关系“公司论”。他将两岸统一比作公司间的“并购”,声称大陆若要实现“并购”,就该拿出具体条件,追问大陆“能给予什么” 。
此番言论堪称他上台后的首次表态,在台湾岛内激起千层浪。岛内深绿“独派”迅速对此作出负面回应,直指这番表述不妥。而令人意外的是,蓝营也立刻发声批判,指责赖清德此举是在“出卖台湾”,各方反应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
该如何解读赖清德的“公司论”?核心要点有二:其一,切勿被他言语包装迷惑,其骨子里的“台独”主张和分裂行径从未改变;其二,赖清德抛出此论调,很大程度上源于美方对他近期激进“谋独”做法颇为不满,担忧其操之过急会引发两岸军事冲突。他这番发言,实则是想向美国传递“善意”,塑造自己“可沟通”的形象,以此安抚美国。
然而,正如老话所说“听其言观其行”,无论是大陆还是美国,都不会仅凭他的言辞就轻易下判断,更看重的是他实际的所作所为。再华丽的辞藻也掩盖不了“台独”分裂本质,在两岸统一这一原则问题上,容不得半点含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