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庸常的人生啊,总得有点提神的东西。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 想当年有人问孙中山先生:世上万物。您最喜欢什么? 先生答:书籍和女人!
看看,即便是大革命家,也有自己的爱好,的确安安静静的读一本书,或者以同样姿态欣赏一个美人,这都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事儿。你看宋庆龄年轻时的读书照片,那种文静之美,你会觉得她给你带来一种美好与悠然。
当然,同样我也问过我弟,你最喜欢什么?我弟答的也很干脆:money和woman! 也对,这俩事互为因果,没M哪来的w? 我这人交朋友喜欢交那种有爱好的人,要是没有爱好就没有颅内高潮,就没有那种生命中的光火。
很多人总沉浸在鸡毛蒜皮的矛盾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乐子。人活在世上,得让自己能够拥有一段跳脱的时光去享受一下遨游乐趣! 说白了就是在庸常的生活中来点提神的东东!
搁过去,老北京人的一天是从吴裕泰香片里走来的,而我的一天是从咖啡时间开始的。 其实我对咖啡的追求并不高,很多人讲究这个豆那个豆,我这人倒不挑。 小时候就喝海南的豆。以前西单菜市场就卖。其实咖啡这东西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跟海南国营农场地头里,三五个农民坐在那儿架个小锅就煮上一锅,咕嘟咕嘟提个神。 即便是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这玩意儿跟北京都敞开供应,也没多少人喝。我觉得如今的云南咖啡就很好。
前两天听说星巴克要转手了,我琢磨着也该到时候了,最早星巴克是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这就源于很多人的一种误区,觉得喝咖啡和高尚生活能够联系在一块。 嗨,其实压根没关系。咖啡就是牛马们的专属饮料,真正古今中外大老板凑一块全喝茶,那玩意儿如今越来越贵。
不过我这人对茶叶不太敏感,我只喝红茶与普洱。你给我整个什么高档雀舌,咱弄不惯那味儿,还不如来杯咖啡呢。 一杯拿铁就煎饼果子,这就是天津生活的打开方式,这就是天津这个城市的一大特点。土洋结合,权威我用!
除了咖啡之外,闲来无事,我还爱摆弄一下自己的收藏,也不多,就那么十来件,摸了都一万多遍了,
我喜欢收藏古代玉器,就像是有人一看到香奶奶包就眼馋似的! 咱有这么几块高古玉,个个全都带了沁。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咱都稀罕。还有几块辽代玉器。
海东青拿天鹅,是这个时期的一大主题! 辽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民族杂糅,游牧与农耕相互交织,这也是我们大中华的特点。
从最早的炎帝与黄帝不打不相识开始,中华民族就滚上雪球了,一勺面,一勺水,一勺水一勺面。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轮流坐庄,从黄河发源地开始,咱经过若干轮融资,到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泱泱大国,几乎我们每一个国民身上都有民族融合的痕迹,要这么说都算混血儿,也都算华夏子孙。
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是可以从很多文物里找到根据的,有的时候去一个地方看看他的博物馆,找到一两件与自己心有灵犀的藏品,在那里细细端详。
哎呀,感觉天地之间唯有我一人!历史长河,唯有我一尔。那种与宏大历史叙事的融合感,让你觉得自己存在特别有意义!
除了这两样之外,我还喜欢一样东西,那就比较小众了。我这人爱枪! 其实我有个天赋,我射击特别好,好多人都说这不可能。瞎摸合眼,你还能搞射击? 射击其实不看眼,只要矫正视力能够达到0.8,看清楚靶子就行了。射击主要是看一个人的稳定性! 你看奥运会上,射击冠军戴眼镜的有的是。
这辈子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两把枪,都是手枪,一支是在身居海外家族长辈手里的:勃朗宁1906! 在这儿说一句,手枪这东西发展史,也就100多年。上世纪初,各种鸣枪都开始陆续登场,这一款就是1906年面世的!
这枪是我在海外看到的。上手质感柔润,很多勃朗宁都被做成精致的工艺品,那种把柔滑细腻与工业的粗犷强力相结合的手法,哎呀,在其他的领域里你找不到。 我手本来就小,我比我老伴儿的手足足短一个关节,可是作为袖珍枪的掌中雷,勃朗宁,恰好能够满足我的需要。
在解放前,这款枪又被称为女士枪,能够放进小小的晚宴包。想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云变幻,一个穿着时髦的名媛,在她的晚宴包里有香奈儿的口红,有蜜丝佛陀胭脂,杭州谢馥春的冰片官粉,除此之外,就是一把抛光锃亮的勃朗宁。 这些话我是听我家的一位长辈跟我描述的,说话之时老头依然心存神往:儿女英雄皆豪士,名媛即是花木兰。 这老头如果活到现在,非把鼻子气歪了不可。如今一提名媛,就剩呵呵了!
要说另一把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枪,那就非五四莫属了,这是我军训时摸的枪。 五四大黑星,后坐力大,穿透力强,发射声,拆弹装弹的声都好听!咔咔的,尽显工业之美与阳刚之美! 这枪的劲儿特别大,子弹穿透力极强,二十米一枪穿俩。 上世纪80年代末,五四式开始慢慢退役。做为警用枪,穿透力太强,近射容易误伤,毕竟它作为一款军官配枪,来自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这人身体不好,不得不每天得在床上躺十四五个钟头,但是一想起这些好东东呀。 嘿,真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