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为何越来越卷“学衡水”?这位老校长说到点子上、根子上了! 比996打工族更辛苦的是现在的学生,这句话真的没错。 最近这些年来,上海中学生的负担是肉眼可见的不断加重。一个标志,过去上海的市重点都是三四点钟放学的,现在呢,纷纷搞起了什么“全员晚自习”,学生早上上学看不见太阳,晚上放学乌漆嘛黑,一个个脚下没力,眼里没光,真是够惨的! 最近看望一位老校长,跟他聊起这个话题,他的一个回答,我觉得是讲到了点子上,根子上。 他说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现在的整个风气坏掉了。过去我们作为校长,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学校不是培训班,我们要搞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要伐,成绩要抓伐?肯定是要的,但我们是要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率,不是什么加班加点、“大运动量训练”。 而且,我们那个时候还有一个想法,你作为上海校长,你要探索素质教育,是要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的,怎么会去反过来学什么……啊?侬讲对伐? 话说回来,那时候有没有搞加班加点的学校?也是有的,但在我们校长,特别是重点中学校长的这个共同体里面,是看不上这种做法的,那些人也是偷偷摸摸的。现在不对了,变得理直气壮了。 老校长讲得真是非常好,从历史的眼光看出风气的大变化。当然,我觉得社会的“整体加速”,人口结构的变化等大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
天啊,原来业界专家打心眼里看不起北京协和王校长。颁奖典礼上,饶校长说了一句“协
【4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