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李宁在回国的飞机上问师姐陈永妍你有男朋友吗?陈永妍回答有,李宁惊讶道

语林娱娱乐 2025-05-17 19:01:17

1982年,李宁在回国的飞机上问师姐陈永妍你有男朋友吗?陈永妍回答有,李宁惊讶道不可能!陈永妍淡定回应信不信随你。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1982年之前,李宁和陈永妍的关系其实就是大多数体操队里的“师兄妹”。 同是广西梧州人,两人小时候就进了省队,十几岁就吃上了集体大锅饭。 陈永妍比李宁大一岁,进队也早半年。在那个集训的环境里,“同乡”其实是一种很重要的情感寄托。 李宁爱玩、灵气十足,调皮捣蛋,在队里总被叫“猴子”。陈永妍不苟言笑,训练时特别要强。 真正让两人走近的,是无数次赛场上的同甘共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体操队训练强度大到如今许多年轻人难以想象,大家一起被教练“罚圈”、一起顶着压力备战全国和世界大赛,苦和累在所难免。 私底下,李宁有时会帮着师姐“递把水”、打个热水袋,陈永妍也偶尔在李宁练习受挫时安慰几句。那时的友情,更多是一种朴素的互相关心。 到1980年,李宁进了国家队,陈永妍也成了中国体操女队的主力。到了1982年,两人在印度新德里亚运会前后都表现出色, 双双成为团体和全能的冠军。整个队伍归国途中,大家都很放松,在飞机上聊天打趣的气氛也比平时热闹了不少。 那天飞机上,队里有人说起两人在本次亚运会上的优异表现,还特意拿出了当时报纸头版,上面写着“体操双绝”,照片上正好是两人并排。 大家开玩笑地说,“你们俩要是比比赛成绩,还真难分高下”。李宁那时候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点朦胧的心思,只是不好意思开口。 或许是因为这次比赛太顺利,或许是因为终于放松下来, 李宁忍不住小声问了陈永妍一句:“永妍,你有男朋友吗?”按理说在那个年代,男女队员之间的私事很少会公开讨论。 可陈永妍听到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犹豫,微微笑了下,说:“有了。”李宁一下子愣住了,有点不信地追问:“不可能!” 陈永妍倒是很淡定,回了一句:“信不信随你。”两个人对视一会儿,谁都没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李宁有点不甘心地继续追问:“到底是谁?”陈永妍嘴角一挑,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李宁恍然大悟,心跳莫名地加快,但也不敢多说。那时候的他们,还都没有过“大胆示爱”的念头。 队友们事后都说,其实当时大家都看得出这俩人互有好感,只是都不愿意点破。 体操队里,男女队员平时难得单独接触,训练和比赛都很辛苦,很少有心思“谈恋爱”。 李宁和陈永妍在那之前就像许多同事一样,只有队里集体活动时偶尔能有几句私下交流,绝不会太亲密。 有趣的是,这种话说到半明不白之间,其实已经把彼此的心意点透了。后来两人也说,那个场面说不上浪漫, 但却很真实——不需要表白,更不需要夸张的承诺,只是在彼此的玩笑和试探中,确认了那种默契和特别的情感。 1982年以后,两个人还是各自忙于训练,感情并没有马上发生质的变化。 陈永妍在队里一直是女队的中坚,参加世锦赛和亚运会,稳扎稳打,是那种把责任扛在肩上的“大家姐”; 李宁则一举成为中国体操史上最有天分的男选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李宁爆发式地赢得三金两银一铜,成为全民偶像。而陈永妍却在同一年退役。 陈永妍退役后留在队里当助理教练,那段时间反倒成了他们感情的一个考验期。 李宁还在赛场,陈永妍转身到了幕后,彼此见面的机会反而更少。 两人并没有马上就把“恋爱关系”公之于众,倒是私下有空一起出去散步、吃个小饭,聊一聊训练之外的生活。 李宁经历过体操职业生涯的低谷,1988年汉城奥运会因伤失误,无缘奖牌,身心遭遇极大压力。 这期间,陈永妍很少“劝慰”,只是默默陪伴。李宁回忆说,“她不多说什么,就是做顿饭等我,哪怕我自己一句话都不说,她也不催我。” 两人婚后也曾遇到现实问题,比如生育困难、生活压力。 陈永妍六年后才怀上孩子,期间心里不是没有埋怨和焦虑,但夫妻俩都把话说得很开。 李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奔波,陈永妍在家相夫教子、支持李宁事业转型。 许多普通夫妻会遇到的矛盾,他们一样不少。可他们之间始终没有指责和推卸,有的只是相互体谅和分担。 到了孩子出生,生活的重心转向家庭。李宁的公司开始起步,工作愈发繁忙,但下班总是回家和老婆孩子吃饭。 陈永妍从不爱抛头露面,不管李宁事业多大,她都维持着低调、安静的家庭氛围,偶尔跟孩子聊聊体操队的趣事。 李宁说过一句很平实的话:“我们俩谁也没什么大本事,但都懂得什么事该坚持,什么事该让步。”

0 阅读:32
语林娱娱乐

语林娱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