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成为中美贸易之外的“第三极”,还是成为“减震器”?南华早报昨日消息,近日活跃

烨华聊商业 2025-05-17 10:54:47

欧洲成为中美贸易之外的“第三极”,还是成为“减震器”?

南华早报昨日消息,近日活跃的北大金融学教授Michael Pettis质疑了欧洲的贸易前景和行动能力。

之前有说法,如果中美贸易中断,那欧洲就得吸引中国出口。中美降温,让欧洲松了口气。

布鲁塞尔的想法是,欧洲将成为美国和中国主导的两极世界中的“第三极”。但Pettis质疑说,没有更深入的政治一体化和财政产业政策协调,雄心只会是口号,而非战略。“欧洲可能根本不是一个极点,而是一个减震器(shock absorber)——被迫适应其他国家的选择,而不塑造结果。”

原因是,美国占全球贸易逆差的一半,加上英国和加拿大,占三分之二。美国发起关税战,就是要降逆差,不对中国降,就要对其它地区降。如果美国的总逆差下降了,中国占全球一半的总顺差不降,简单的数学会说,很可能就是欧洲对中国的逆差大增。

4月数据已经有重大变化。中国 4 月份对美国出货量大幅下降,对欧洲大幅增长。对美出口下降了 21%,对德国的出口增长了 20.44%。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量正在下降。4 月份,中国从欧盟进口下降了16.46%,前四个月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达到创纪录的 900亿美元。

欧盟正在与不少地区签自由贸易协议,也对美国提出了贸易谈判要求,“不能比英国差”。但是,欧盟内部商品贸易的隐性成本相当于 45% 的关税。在服务业方面是110%,等于禁止。内部改革、外部谈判,任务多、压力大。

欧盟的一个大事会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但中国认为,产能过剩是制造业规模进行技术工业升级模式的一个特征,不是错误。

0 阅读:5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