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陈树湘腹部重伤,晕死过去,敌人用担架抬着他,急忙往后方赶:“快,领赏

史说畅谈呀 2025-05-15 14:54:28

1934年,陈树湘腹部重伤,晕死过去,敌人用担架抬着他,急忙往后方赶:“快,领赏钱去。”谁料,他睁开眼,颤抖伸手扯开纱布,钻进肚里,咬牙抠出1大截肠子。   “英雄扯断肠,宁死不投降”这句话是红军陈树湘最好的写照。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我党几十万主力军队被困在湘江河畔。国民党的大部队越来越近,若是坐以待毙,我党主力部队恐怕会被敌军团灭。   接下来的战略要如何制定,大部队要撤退到哪?   经过军团的几位首长商议,三十万红军和辎重横渡湘江,撤回延安保存实力。国民党军队就在我军后侧,必须有一支部队拖住国民党军队,确保主力部队能安然渡河。   首长估算国民党军队足足有42万人,但红军只能派出一个师的力量拦截,这个任务可不简单,哪个师能担的起如此重任。   “我来!34师保证完成任务!”34师师长陈树湘主动领命。   34师只有6000士兵,而国民党则有42万人之多。陈树湘这一仗,早已经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   我军主力挨个横渡湘江,国民党军队也打了过来。陈树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用一个时辰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陈树湘预先在国民党军队的必经之路上布满了炸弹,第一轮袭击用地雷和炮弹招呼国民党军队。炮弹和地雷轰炸了整整一天一夜,国民党军队被炸的不敢靠近。   全部的炮弹只够使用一天,第二天则采用了埋伏袭击的方法。陈树湘利用地形优势占领高地,国民党来一个打一个,来一群打一群。34师的士兵各个骁勇善战,但敌方人数太多,这一天,34师死伤超过了半数。   红军的主力已经渡江大半,34师必须为红军主力守好最后一道防线。   国民党军队发现了红军的撤退计划,直接使用上炮弹等大型武器。34师的红军用身体堵住炮弹口,没让一发子弹伤到红军。   陈树湘用6000人抵挡了国民党42万军队三天三夜,红军主力得以顺利撤回延安。34师只剩下了1000余人。   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从三面包围,34师不可能渡过湘江。   陈树湘下令从后方的高原上突围。身后的高原有两千多米,陈湘江带队一边打,一边爬山。敌在暗,我军在明,红军士兵用身体铺就了撤退的血路。   34师全体突围出国民党的三面包围圈,这支军队只剩下了一百余人。这一百余名红军也并不安全,国民党派了一队人马对34师赶尽杀绝。陈树湘带领士兵撤退进了一座寺庙。   敌众我寡,又没有地形优势。必须有人留下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活力。   “我留下,其他人,分别向四个方向撤退!”师长陈树湘将自己当做了最后一道防线,如此,剩余红军才能有一条生路。   陈树湘带着两名警卫吸引国民党的军队的火力,为了给其他同志争取更多时间,陈树湘自爆了师长的身份。   国民党军人各个都想抓了陈树湘去邀功,没人再去追剩余的红军。“轰”的一声响,陈树湘脚边炸响了一枚手榴弹。陈树湘的腿和肚子被炸的血肉横飞,意识也逐渐模糊了起来。   等陈树湘再次恢复意识,身上的伤口已经被缠好了纱布,自己正躺在国民党军队的担架上。   “走快点,这次抓了个师长,得赶紧回到县里邀功。”   陈树湘深知国民党留自己一命,是为了套取共产党此次撤退的具体路线。为了不让我党士兵遇险,陈树湘心一横,用手缓缓撕开纱布,直接将手顺着伤口掏进了肚子里。   陈树湘用着最后的意识掏出肚子里的肠子,活生生的扯断。这一幕被国民党军队直接看愣在原地。   年仅29岁的陈树湘牺牲在了胜利前夕,他用性命保留下了红军主力,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英雄。   “断肠明志铸忠魂”人民会永远铭记革命战士陈树湘。

0 阅读:32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