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费尽口舌劝其归顺,却遭陈赓断然回绝!老蒋左右为难,只得召来心腹参谋邓先生商议:"这陈赓,我该如何处置才好?" 【消息源自:《陈赓大将回忆录》1984年解放军出版社;《蒋介石日记》1933年3-4月摘录;上海市档案馆藏租界警务档案1933年卷】 1933年春天的上海法租界,宝隆医院三楼病房里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一个穿条纹病号服的男人正拄着拐杖练习走路,钢制拐杖头在地板上敲出"咔、咔"的声响。护士小张推门进来时,他正对着窗户哼《国际歌》,调子跑得厉害。 "陈先生,您腿里的子弹刚取出来三天!"小张急得直跺脚。男人转过身,浓眉下那双眼睛笑得弯起来:"小同志,当年在东征前线,老蒋...哦就是蒋校长还夸我恢复快呢。"他说的校长,是此刻正在南昌行营里盯着鄂豫皖地图的蒋介石。 三天前的雨夜,十几个穿长衫的"药材商"用门板抬着个血人闯进医院。为首的掏出两根金条塞给值班医生:"这是剿匪负伤的国军团长,务必救活。"医生摸着金条上"中央造币厂"的钢印,手抖得像筛糠——这分明是红军赫赫有名的"陈瘸子"陈赓,报纸上悬赏五万大洋呢。 陈赓不知道,租界巡捕房的档案柜里,他的照片已经被红铅笔圈了出来。特务股长陈连生正翻着刚截获的电报:"共匪头目陈赓化名王庸,右腿负伤..."他突然拍桌而起,玻璃板下压着的黄埔一期毕业照跟着震动。照片里站在蒋介石身边的年轻陈赓,如今成了头号通缉犯。 4月1日愚人节这天,陈赓把拐杖扔在病房角落,戴着圆框眼镜溜进了大光明电影院。银幕上正放《渔光曲》,黑暗中突然有人拍他肩膀:"王先生?我们邓处长请您喝茶。"他回头看见四支手枪抵在腰间,后排坐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是叛变的原特科交通员老王。 南京宪兵司令部的审讯室里,谷正伦把茶杯墩在案卷上:"陈师长,校长念你是黄埔优秀生..."话音未落,陈赓突然抓起茶杯砸向自己左腿伤口,鲜血瞬间浸透绷带:"这样算不算自首?"谷正伦脸色铁青地发现,这个囚犯居然在教他怎么写审讯报告。 蒋介石在日记里用毛笔狠狠划着"不可救药"四个字。他特意把陈赓关在当年自己住过的黄埔路官邸,每天让炊事员做广东菜。有天侍从慌慌张张来报:"陈赓把您送的新被褥全撕成条,正编绳子呢!"蒋介石竟笑出声:"这才像我带出来的兵。" 宋庆龄带着英文报纸找上门时,蒋介石正在听留声机里的《总理纪念歌》。"达令,"她指着《字林西报》的标题,"外国记者都在写你虐待学生。"蒋介石突然把唱针划出刺耳噪音:"他们懂什么!当年东征惠州,是这小子背着中弹的我突围..." 5月的一场暴雨夜,看守听见牢房传来剧烈咳嗽。掀开被窝才发现是枕头伪装的,潮湿的墙上用血画着黄埔军校大门。此刻镇江码头的渔船上,陈赓啃着炊事班长塞的盐水鸭:"告诉周主任,老蒋的厨艺比当年差远了。"他摸出兜里顺走的蒋介石印章,随手抛进长江。 三个月后,瑞金的红军报童在卖号外:"陈师长归队!"毛泽东递来搪瓷缸子:"听说你给蒋委员长当了一阵子房客?"陈赓咕咚灌下半缸凉茶:"可惜没来得及在他被子上剪个五角星。"围观的人群爆发出大笑,笑声惊飞了樟树上的山雀。
1933年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费尽口舌劝其归顺,却遭陈赓断然回绝!老蒋左右为难,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5-13 07:05:51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