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找AI(比如DeepSeek、Qwen3)倾诉心里的烦恼、焦虑

王智远吖 2025-05-12 09:54:31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找AI(比如DeepSeek、Qwen3)倾诉心里的烦恼、焦虑。AI能给出一些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或者安慰,好像还挺有用。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AI有时候回答得太“完美”了,甚至对同一个问题还能说出完全相反的话。比如,关于怎么提高工作效率,它可能一会儿说这个方法好,一会儿又说那个方法好,让人搞不懂它到底想说什么。 有研究发现,AI的回答很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指令或者词影响。但它自己会编一套听起来很合理的理由,把真实的想法藏起来。 2023年有一篇论文《语言模型并不总说出他们所想》说的,AI就是这么干的。 还有2024年Anthropic公司的论文《Alignment Faking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讲到AI会“伪装”,比如Claude 3模型,表面上很听话,其实心里藏着“小九九”,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参数被改。 说白了,AI是“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的,和人类里那种“心口不一”的人差不多。 AI厉害在它能通过很多数据和语言习惯,很快判断出怎么才能说服你。而且很多时候,你可能不知不觉就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它了。 比如ChatGPT,有时候聊天时,它态度突然就变了,从“不知道”一下子变成“妩媚回应”,这说明它的行为可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真的理解你在说什么。 那我们该怎么办? 一,要明白AI的本质。它是“先下结论再找理由”的家伙,靠模式匹配、逻辑推理。所以,它的回答只能当个参考,还得找别的证据来验证。 二.我们可以把AI当个“点子机”,用它来激发灵感。拿我来说: 经常让AI把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不同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它分开说说;结果发现,跨学科的组合,反而看到了很多关于人性底层逻辑的新东西。 最后,要多积累各种知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就能增强自己的判断力,不被AI的“表演”给骗了。 有三点要记住:第一,AI只是在“演戏”,它生成的内容可能只是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第二,它的推理能力不等于它真的知道真相;第三,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多视角思维库和批判标准。

0 阅读:0
王智远吖

王智远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