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陈祥榕壮烈牺牲后,部队首长询问其母有什么需要关照的,岂料女人张口就让在场的人惭愧不已,“我的儿子,在战斗中是否表现得勇敢?”网友: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陈母问勇,驱逐外寇! 2020年6月发生在中印边境的冲突中,年仅19岁的福建籍战士陈祥榕壮烈牺牲。这位出生于宁德屏南县的青年,用生命践行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而他母亲姚久穗面对部队慰问时的询问,更成为感动亿万国人的精神丰碑。 陈祥榕的军旅志向萌发于少年时期,生长在闽东山区普通农家的他,自小听着父辈讲述革命故事长大。初中毕业那年,他郑重向家人提出参军意愿,特别强调要去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服役。 面对父母出于关爱的劝阻,这个平时孝顺温和的少年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坚持,最终用两年时间说服家人支持他的选择。 2019年9月,陈祥榕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新疆军区某部,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新兵连,这个身高不足一米七的南方小伙面临严峻考验。高原反应让他每顿饭都难以下咽,单薄身板举着十几斤重的防暴盾牌直打晃。 但他在日记本上写下“宁向前十步死,不退后半步生”,每天提前两小时加练体能,熄灯后还偷偷在被窝里练平板支撑。3个月后,他不仅适应了高原环境,还因表现优异被选拔为突击队盾牌手。 2020年5月,边境局势骤然紧张,陈祥榕所在部队奉命前出执行任务,当战友问起是否害怕时,他拍着胸脯说:“咱当兵的就是要挡在老百姓前头,怕死就不穿这身军装!” 6月15日的冲突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突袭,他举着盾牌顶在队伍最前端保护战友,在激烈搏斗中身负重伤。卫生员赶到时,发现他仍保持着护住战友的姿势,鲜血染红了胸前口袋里的家书。 噩耗传到闽东山村时,姚久穗正在晾晒儿子最爱吃的红薯干,这位农村妇女没向部队提任何个人要求,只是反复确认儿子是否战斗到最后一刻。 当听到“祥榕勇冠三军”的评价,她颤抖着抚摸烈士证书说:“没给老陈家丢脸就好。”村里人回忆,陈母此后照常下地干活,只是常在儿子房间一坐就是半天,把三等功奖章擦了又擦。 陈祥榕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全国关注,共青团中央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陈祥榕班”。
屏南县政府在他母校设立“祥榕国防教育展厅”,家乡通往县城的公路改名为“祥榕大道”。每逢清明,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到烈士陵园献花,孩子们把画着盾牌和雪山的卡片摆满墓碑。 2023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陈祥榕入选“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特别致敬人物。同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姚久穗作为英烈家属代表受邀到北京参加敬献花篮仪式。 有记者拍到她特意戴着儿子用弹壳制作的手链,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国家强大了,但总要有人守着边关。祥榕走了,还有千万个好儿郎。”这话说得实在,就像老话讲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保家卫国的精神永远在传承。 信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新典故“陈母问勇”的家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