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七十年代我们村开始使用手动插秧机了,时隔近半个世纪还在使用脸朝黄土背

修正好说事儿 2025-05-10 21:41:45

真是没想到,七十年代我们村开始使用手动插秧机了,时隔近半个世纪还在使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插秧方式,确实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记得是1977年我读高中第一年的秋天,有一天星期六,我从学校回到村上,看到我家小山坡下围着几个人,在摆弄什么机械。我怀着一颗好奇心顺着坡跑了下去。看到我堂哥正在教几个年轻人学习使用插秧机。堂哥是公社农机站的拖拉机手,开中拖的。他还会修收音机,有部照相机,是我们村第一个穿的确良衬衣的人。他是个挺会赶时髦的人,有什么新玩意从他身上首先会发现。在他的指导下,几个年轻人很快便掌握了插秧机的使用技术。第二年春,我们村有了4台插秧机,夏插时增加到了7台。那时候,耕田有手扶拖拉机,插田有插秧机,打药有汽油打药机,人们还是觉得不过瘾,从电影里看到有些地方使用联合收割机了,羡慕到不得了,心想能使用上收割机就好了。我们村虽然说是桂东山咔拉小山村,人口不到300人。老人说,能有这些机械,在旧社会连想都不敢想的。记得大人常说:十伯说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怕是这世人都看不到了。十伯是我老婆的爷爷,我老婆是娶同村的。大人们拿十伯来说笑,是因为他说这话后不出两年,我们村1972年便点上电灯了,用水带动水轮机发电的,主要作用是碾米打粉。没有水碾房的时候,我们村是用谷磨磨米,用碓打粉的,费力又花时间长。小时候,我家屋附近就有石碓和谷磨,偶尔也有人用石碓捣黑米叶。有了机耕田后,我们村把比较平坦的小田并成了大田,并计划把村子中间弯弯曲曲的河道改从山脚过,将旧河道改成水田。1979年开始开挖新河道,因为一边生产一边挖,人工投入不足,挖挖停停,工程进展缓慢,直到1982年春才挖完成。接下来不说大家都知道,旧河没有改成田,我们村变成了两条河。好在1976年我们村修通了连接207国道的村级道路,分田后想修就困难了。一是人心不齐,二是新路要经过四条村的木山,大集体是想修那里一切由上级安排,分落个人后是寸土不让。2019年,我们村打算把村道硬化,便受到了四条村的村民阻挠,混凝土罐车开到现场也只有开回去,没有硬化成。当地政府做了许多工作,村民就是不同意。最后,政府答应了某村的条件,改道从某村经过。但是,新路绕远了,我们村的人依旧走旧路。

0 阅读:0
修正好说事儿

修正好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