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的独生子白清扬,高三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未曾想,他竟选择了最冷门的蒙古史专业。董卿诧异地问白岩松:“你不担心儿子以后不好找工作吗?” “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尊重他的选择,如果错了,我来承担。” 这样的父亲可能是所有学生都羡慕的样子了吧,但能有底气说出这句话的父亲,还真的不多,白岩松的教育观究竟有多超前呢? 当年他儿子考上世界顶尖名校,引来了一阵艳羡声,但大家一听到那几乎没有听说过的专业,却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惋惜的声音。 白清扬的选择业,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而是真心喜欢。 可能很多人都不解这蒙古史的乐趣,但白清扬却清楚的知道,历史就是取之不尽、学无止境的宝藏。 小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对历史的高度认知,别的孩子还知道放纵天性,凑成一团打闹的时候,他就已经抱着厚重的历史书沉浸了。 这样的痴迷让白岩松都看不下去,直言:“你再不去玩,我就把你腿打折”,这样的幽默话,也能看出他的教育观念。 在他看来,孩子就是孩子,生活中不能被学习和阅读填满,适当放纵,也能让个大脑更活跃。 他是从来都不提倡死读书的,甚至还因为儿子想考第一急过眼,他并不允许自己家中出现一个考试第一的孩子,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应试教育的反抗呢。 他并不是否定考试的意义,而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被这样名次绊住手脚。 在他的影响下,他儿子真正做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海量的书籍堆满了儿子的房间。 其中也不乏一些被别的家长评判为“闲书”的书籍,当然,在海纳百川之后,白清扬确定了自己的爱好,那就是蒙古史。 为此,白岩松还专门为他安排了身临其境的历练,呼伦贝尔草原,就是白清扬的试炼场。 白清扬在那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兴趣,什么铭文碑石他都研究过来一遍,历史、语言也都不在话下。 很多人不认同这样的选择,可是,认真想想,一个高中生,能将自己的爱好发挥到极致,考古过吉思汗遗址,研究难懂的铭文篆书,通古博今,甚至能得到蒙古物馆的认可。 这在同龄人当中已经很厉害了,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白清扬这一点已经超越百分之九十的同龄孩子了。 大家可能都觉得这样家庭的孩子,优秀都是必然的,但却没想过,这种教育方式,恰恰是极大的保持了孩子自主性,没有过多干预,成败都是靠孩子自己。 两人也曾经有过晚上熬夜看球赛直播的经历,可能很多家长会想,白天还要上学,晚上要好好睡觉,但白岩松却说:“我们一起看,毕竟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白清扬支持曼城,看直播的时候一直在哇哇大哭,心情太激动了。 白岩松没有安慰,只是平静的说了一句:“将来遇到任何事都别哭,太耽误时间。” 教育就是在这样不经意的瞬间,往往是不刻意的输入,才更能让孩子接受,听进心里。 这么看来,这白岩松的教育与众不同中又带了一点烟火气,的确在现在的中国别具一格。 白清扬生长过程中可能最有感触的一件事就是“做自己”,这事儿太难了,很多人即使到了工作中,甚至有了家庭都做不到或者学不会。 之后,白清扬当起了体育赛事解说员,跟专业毫不相关,但也是他的爱好之一,他能随心所欲的调配自己的爱好,与生活融合,的确很不错。 随心所欲的生活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当然,更多人可能也是羡慕吧,毕竟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为生活所迫,做不到他这样从容。 这样的教育观念,各位家长们可能不完全赞同,但里面也有它的可取之处不是。 参考资料: 冯玮.《冷门专业热起来:蒙古史青年学者白清扬访谈录》.《中国青年报》,2023年12月15日。
白岩松的独生子白清扬,高三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未曾想,他竟选择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5-07 16:58:24
0
阅读: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