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问及“中美究竟谁先致电对方”,美财长的一个回应,尽显美国的心虚
5月7日清晨,一则重大消息传来:中国同意与美国展开谈判,中美高层将前往瑞士进行会晤。那么,此次会谈究竟是谁率先寻求对话的呢?美国财长贝森特言辞闪烁,声称“不存在谁先打电话这回事” 。这般表现实在拙劣——倘若主动方是中国,白宫恐怕早就大张旗鼓地宣扬,特朗普说不定还会连发十条推文宣称“我们大获全胜”。如今这般遮遮掩掩的态度,无疑表明是美方顶不住压力,率先抛出橄榄枝。
先剖析美国为何如此急切。一,关税战已难以为继,美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萎缩,年化GDP下降0.3%,这是三年来首次负增长,36万亿美元国债的沉重负担让财政部不堪重负,就连华尔街的金融巨头都公开呼吁“必须与中国谈判”。二,原本的策略已失效,特朗普团队意识到,对华强硬策略已然过度,美国中西部农民因大豆关税损失惨重、怨声载道,加州的科技企业也迫切渴望中国市场。三,日韩、欧盟以及东盟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方,美国在国际上逐渐陷入孤立境地。
当中美即将展开谈判的消息传出后,市场迅速做出反应。美国三大期指大幅上扬,美元汇率也有所上涨——这些资本巨头的敏锐嗅觉远超常人。然而,稍有见识的人都明白,短期的市场波动无法改变根本格局。中美在瑞士的会晤,本质上是双方在试探彼此的底线:美国既想保住颜面,又渴望获取实际利益;而中国则在等待美国认清现实——一味实施“卡脖子”策略,最终受创的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