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印巴冲突,俄罗斯支持印度,怎么看?
印度通过自导自演游客遭袭的苦肉计,将责任归咎于巴基斯坦,致使双方局势一触即发。最终,印度于 5 月 7 日凌晨对巴基斯坦展开大规模空地打击,巴方也迅速予以反击,目前事态仍在持续发展。
在这一关键节点,中美俄三大强国中,美国明确表示支持印度。中国秉持居中调解的立场,鉴于此次事件中印度明显理亏,加之与巴基斯坦的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巴基斯坦也在情理之中。而俄罗斯的态度也逐渐明朗,选择支持印度。尽管俄罗斯清楚印度并不占理,也明白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立场,更知晓在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至关重要,可为何俄罗斯依旧要支持印度呢?这恰恰体现了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一般而言,处理国际关系存在三个原则:其一为道义层面是否站得住脚,其二是是否契合国家利益,其三是当损失难以避免时选取损失较小的方案。这三个原则并无先后与轻重之分,各国都会依据具体情形加以分析。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三个原则来衡量俄罗斯支持印度的立场与态度。
首先,俄罗斯与印度是传统友好国家,双方在对方遭遇困境时都会予以支持,而不论是非对错。回顾历史,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历次冲突中,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始终站在印度一方。1962 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时期,当时的苏联同样支持印度。俄罗斯一直是印度武器进口的主要供应国,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俄乌冲突期间,印度并未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并且在俄罗斯遭受美西方制裁之际,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为俄罗斯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助力。
其次,俄罗斯支持印度、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均是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中俄双方对此也相互理解。中国坚定支持巴基斯坦,绝不容许印度击败巴基斯坦,这是中国的底线,也是中国平衡印巴关系、维护西部边疆和平稳定的必然需求。俄罗斯对此有着充分认知,而且俄罗斯也无力给予印度全方位的强力支持,更多地只是在政治和外交层面表态,实际行动有限。
再次,中俄在印巴问题上支持立场的截然不同,是否会对双方的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产生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俄罗斯在诸多方面的小动作,已经引发中国民众的不满。然而,中国政府从更高的全球视野审视局势,深知中俄共同的对手是美国。基于共同利益,中俄走到了一起,这无疑是美国不愿看到的局面。当前的形势来之不易,中俄双方都应倍加珍惜。普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 5 月 5 日的电视讲话中强调,俄中关系 “深刻且具有战略意义”。可以预见,中国政府会对俄罗斯的不友好举动予以提醒,并在局部进行适当反击。中俄携手对抗美国才是大局所在。俄罗斯国内存在着强大的亲美西方势力,其能量远超中国的公知群体,许多人还占据着体制内的关键岗位,部分普通民众对中国也并不友好。这些势力的小动作虽不利于俄罗斯,但短期内尚无法动摇中俄合作的大局。不过,我们也不能对此一味纵容,适时进行回击十分必要,否则对方可能会得寸进尺。正所谓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第四,在此次印巴冲突中,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实则较为有限。印度与美国关系日益紧密,和俄罗斯的关系却逐渐疏远,这一趋势愈发明显。在 5 月 9 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 80 周年活动中,印度出席人员规格一降再降,从最初的莫迪总理,降至国防部长,最后仅派国防部一位二级部长参加。并且,印度还在纪念活动开始前两天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进攻,吸引了全球目光,这无疑是对普京精心筹备的纪念活动的公然打脸,也充分暴露了印度对俄罗斯的轻视态度,而这还是在俄罗斯明确表态支持印度的情况下发生的。印度在对美俄立场上的巨大转变,在与美国的税收战中率先妥协,期望美国能网开一面,助力其实现世界大国的目标。印度反而认为俄罗斯有求于己,需要其能源和武器市场。这一切,俄罗斯都看在眼里。可以说,俄印传统友好关系,极有可能在莫迪这届政府任期内走向终结。
何锋
假新闻!俄印关系早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