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也没有资格搞工业4.0!”经济学家许小年在202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跨越式发展是抄近道,说白了就是投机主义。 所谓的“工业4.0”,实际上最开始是在今年的德国提出的,也就是所谓的“四大产业”,以高技术、智能化为主。在采访中,许小年直言:中国的产业只有2.0水平,也根本不具备实现“工业4.0”的条件。 提出这种看法,究竟是对中国“造”的悲观,还是另有其他的含义?从中国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航天、工业机器人,中国“造”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他仍坚称“中国制造”是一种“取巧”、“取巧”。他这番话,究竟是真的有道理,或者只是哗众取宠? 这番话引发了不少思考,甚至让人觉得它有些出乎意料。“跨越式发展”,这个词最近也因此被讨论得热火朝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发展,凭借着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的贸易网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说到中国的制造进步,航天无疑是最让人骄傲的领域之一。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不仅让全球瞩目,更让中国从航天领域的“跟随者”成功转型为全球航天强国。从“神舟”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到嫦娥探月,再到如今的火星探测,中国的航天技术正在与世界顶尖水平逐渐接轨。 而许小年却认为,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背后充满了“抄近道”的影子。他认为,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其实是一种投机的行为,借用技术革命或是工业的快速发展,试图跳过某些环节,快速赶超发达国家。这种方式,听上去似乎是一条捷径,但从长远来看,它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他举例道,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但这并非一蹴而就的技术,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实践才逐渐成形的。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但基础设施和创新能力的差距依然存在。 因此,贸然进入这场竞赛,可能会因准备不足而难以驾驭,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创新潜力和产业健康发展。 许小年的这番话,旨在提醒,任何国家要想真正走得远,不能只看眼前的诱惑,而是要在稳步发展中积累力量、夯实基础。弯道超车可能让我们看上去领先了一步,但真正的竞争力,是在持续的创新和积累中慢慢形成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信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也没有资格搞工业4.0!”经济学家许小年在2024年接受采
童话世界梦幻岛
2025-05-07 09:56:29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