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探秘烟墩山古文化遗址
问道去访古
2025-05-06 16:00:08
名称:烟墩山古文化遗址
时代:新石器晚期~西周
等级: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九华路
烟墩山遗址位于马鞍山市九华路中段北侧,总面积9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典型台地遗址,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考古部门对烟墩山遗址进行了局部抢救性发掘,出土400多件玉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重要文物和多处灶台及灰坑、墓葬遗迹。
烟墩山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为一件侧面戴冠鸟形玉人。玉人高3.6厘米,宽1.5厘米,呈灰白色,有沁,头戴冠,圆目,吻部突出,短颈,挺胸,背部有一方形缺口,上下各对钻一孔。整个玉人既抽象又写实,虽有人形却又有鸟的形态。
鸟类能自由翱翔于天空,先民们往往将之视为天神的使者,作为祭祀崇拜的图腾。这件鸟形玉人推测就是此种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当时应该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被看作沟通天人、“与天合德”的灵物。
马鞍山烟墩山遗址年代从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至距今2700年的西周时期,是目前安徽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之一。遗址具有功能分区明确、出土文物等级高等特点,推测当时为重要的地区宗教、政治中心。
目前,烟墩山遗址已建成文化公园,成为周围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地方,出土文物在马鞍山市博物馆展出。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问道带你探访小众文史古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