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

幽梦入怀情亦真 2025-05-05 20:36:01

90年代时候,金庸来浙江杭州访问,向杭州市政府提出,批给他两亩地,由他建一个别墅,然后金庸把自己在香港、美国的藏书都运回来,建一个藏书楼。之后,金庸提出要在杭州安度晚年。等百年之后,别墅和藏书一起送给杭州。 “我再出资300万元,为家乡做贡献,修建一个图书馆,就当是我离家40多年后的久别重逢,给家乡的一点小礼物。” 恐怕再也没有一个小说家像金庸一样在内地和香港闯出如此大的名声,在创作上,20多部书让他成为当代最赚钱的作家,在生活上,多次娶得良妻,照顾自己的生活,在人际交往上,金庸在朋友的眼中也非常的不错,甚至积极参与时事政治。 尽管金庸在香港闯出了这么大的名声,可他的根依旧在嘉兴,这是他无法割舍的故土,他一直想给家乡做点贡献,可明报的工作太过繁忙,让金庸一直没有机会。 年轻的时候,金庸忙着创作自己的小说给明报造业绩,年老的时候又忙着修订各种版本的小说,给小说补齐漏洞,虽然说越补越差,可也耗费了金庸不少的精力,再加上金庸那时糖尿病已经非常严重,时常要到医院敬仰,每次要到家乡考察的时候都因为种种的意外错良机。 1992年,金庸带着夫人来到了嘉兴,这是他出生的故土,对蔡澜来讲,故土在哪里无所谓,只要身上有钱就行,蔡澜是浪子,连生活了几十年的香港都没把当作家,金庸不一样。 金庸是最早经营版权费的作家,几十年来凭借明报和小说的版权成为了香港的版权皇帝,电影圈是成龙,小说圈就是金庸,为了回报家乡金庸也出了大价钱,300万的港币,相当于90年代香港一线影帝的片酬。 对修建图书馆,金庸有自己想法,虽然完成的主体是政府施工团队,但金庸不仅在设计图纸上事事过问,开工完工都亲自到场,对图书馆的建成表示祝贺。 金庸图书馆既保持了中国传统设计,又加上现代化设计,哪怕是放在今天,图纸设计的也没有过时,金庸的无私也打动了当地政府,对他们而言,金庸的出资对外界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他们相信浙江,相信浙江的发展,对吸引外资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带头作用。 为了表彰金庸,政府给金庸批了2亩地,这些地随便让金庸建设,还处在西湖边上,当然这份礼物是礼轻情意重,土地不值钱,本身就是一片未开发地区,值钱的住在上面的人,准确的说政府要留住金庸,也为了提升这片土地的价值。 金庸爽快的接受了这份礼物,毕竟这里是他的家乡,能够在家乡有一块土地也算无愧于祖先,为了将这块地利用好,金庸毫不吝啬自己的钱,在1994年的时候拿出上千万来建造房屋,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天价. 团队是香港的,各种家电也是空运过来的,一切都表明金庸要在这里常住,毕竟不是为了常住,谁会花费这么多的钱,金庸把这房屋叫做云松书舍,颇有江南园林之风,又夹杂现代小别墅风格,中西结合。 不过可惜金庸花了这么多的钱,最终还是没有入住,最终选择把房子交由市政府来管理,金庸的朋友琼瑶倒是在浙江买房常住了一段时间。 不过尽管这样,金庸捐赠的图书馆和别墅依旧是浙江的标志性建筑,让无数对金庸感兴趣的人来到浙江,游览金庸留下的痕迹。

0 阅读:0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